明前茶,這個讓無數愛茶人魂牽夢繞的名字,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為什么大家都說明前茶好,但真的是越早采摘的明前茶就越好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揭開明前茶的神秘面紗。
一、何為明前茶?概念要弄清!
明前茶,顧名思義,就是清明節前采摘加工的茶葉。但這個概念很容易被泛化,不是所有清明節前采摘的茶葉都能叫做明前茶。真正的明前茶,需要滿足特定的采摘時間、生長條件以及加工工藝等多方面的要求。比如明前茶應該在清明節【這個大家都沒有問題】春分以后【估計很多人不知道】,如果明前茶被擴大或者廣義解釋,時間上在清明節前就算是,而春茶離清明太遠了,明明在春分前采摘加工,應該叫春前或者分前茶,你說是嗎?借用明前茶無限放大而已。所以,只要早于春分的茶,就不能叫明前茶,只能歸類為早茶,否則很容易進入一個誤區,越早越好,其實越早越貴是真的,越早賣茶,春茶能賣的時間越長,也能多賺錢,也是為什么那么多人明明知道早茶品質不怎么樣,卻還大聲在叫賣越早越好,早早嘗鮮。
二、今年立春晚,明前茶卻早賣?驚蟄未至,春茶已來!
今年立春晚,3月3日還沒到驚蟄,就閃電打雷下起了雨。按理說,驚蟄是萬物復蘇的時候,但你有沒有發現,還在數九期間(3月3日正好是九九),已經有好多朋友圈、直播在大賣明前茶了。這萬物還沒有開始復蘇,春茶卻已經搶先一步,難道是冬芽嗎?其實,這背后的人為、是科技還是什么呢?好復雜,自己好好思考一下吧!
三、明前茶的品質之謎:為何珍貴?
明前茶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的品質上乘??匆幌旅麅灳G茶的特點,再結合一下高山出好茶,早茶品種早幾天采摘加工就要損失香氣和滋味,而清明前的茶葉,自然生長速度慢,積累了更多的養分,茶葉中的氨基酸、茶多酚等物質含量較高,使得茶葉口感鮮爽醇和、花香濃郁。比如明前茶的龍井43和老龍井,兩者區別還是蠻大的。
那么,如何鑒別明前茶呢?首先,要看茶葉的外觀,明前茶的茶葉色澤翠綠,葉片鮮嫩;其次,要聞茶香,明前茶的有花香且高雅、持久;最后,要品茶湯,明前茶的茶湯清澈明亮,滋味鮮爽醇和有回甘。
有些地方明前茶都長成這樣了
三、明前茶與“越早越好”的誤區
很多賣茶人都會宣傳“越早越好”的觀念,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原因說過好多次,賣十天和賣一個月,你選擇哪個,有利益就起早,茶農也是這樣,有利益的話,各種科技活用上,只要錢到位,良心值幾個錢】。明前茶并不是越早越好,即使是早茶品種,香氣和滋味也不如明前茶應季采摘的茶。還有冷的晚熱的早,高山都冷,好茶在哪里,都是冷的地方,熱的地方,相信你也知道早了吧,品質肯定不如冷的地方。下面介紹一些沖泡和品種方面的小知識。
四、明前茶的沖泡與品鑒
明前茶的沖泡也是一門學問。審評時建議100度開水直沖悶上五分鐘,不好的茶,苦澀難以入口,不是花香而是雜香雜味。而在平時喝的時候,建議使用玻璃杯,用80-85度之間的熱水進行沖泡,沖泡時間控制在30秒到1分鐘之間。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花香清幽柔和高雅,滋味順柔鮮爽甘甜。品鑒明前茶時,可以細細品味它的香氣【花香】、滋味【飽滿度】和口感【柔嫩】,感受它與其他茶葉的不同之處。
五、明前茶的種類與選擇
明前茶的種類繁多,當然以綠茶為主,雖然紅茶、白茶【白毫銀針、高級牡丹】以及普洱等茶都有,但更多人主要是搶鮮綠茶。名優品種有:碧螺春【蘇州太湖洞庭山】、龍井茶【西湖龍井最為出名,浙江龍井最多,綠茶也多】,還有安吉白茶、黃山毛峰,其他還有很多綠茶,這里簡單說幾個。當然還有比較晚的信陽毛尖和青島嶗山綠茶都不錯,只是在北方長得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比較龍井西湖雖好,買到假的比例超級大,即使找當地茶農也不行。
這個鮮打的引號,真厲害。這個字成為了錢
雖然想多寫一些,但寫的不少了,在這總結一下:明前茶雖好,但你要懂,不要急著買明前茶,慢慢地等,讓優質的明前茶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別想著嘗鮮變成了嘗錢。
明前茶作為時節之選、品質之巔的茶葉,其珍貴之處并非僅僅在于采摘時間的在清明前幾天,最重要的是產區好,以及優良品質和口感贏得愛茶人的認可。所以在品鑒明前茶時,我們要注重它的香氣、滋味和口感,感受它帶來的愉悅和享受。
(作者:國廉評論網評論員 林永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