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宜良縣持續鞏固深化“銀耀宜良·增能助力”黨建品牌創建成果,始終圍繞中心大局,聚焦鄉村振興戰略,搭建新平臺,激勵引導廣大老同志發揮“三大優勢”,當好“三員”,為宜良鄉村振興貢獻銀發力量。
當好“政策宣傳員”,架起溝通橋梁,傳遞政策溫暖。鄉村振興,政策先行。“政策宣傳員”中的老干部老專家們利用自己豐富的閱歷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成為連接政府與村民的橋梁。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走進農家小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細致地為他們講解土地流轉、農業補貼、農村電商等鄉村振興相關政策措施,讓村民及時了解政策動態,享受政策紅利。同時,他們還積極收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相關部門,為政策的完善和優化提供參考,確保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惠及廣大農民群眾。今年以來,老干部老專家們深入村(社區)開展主題活動及黨課宣講8次,收集反饋村民意見建議17條。
當好“技能培訓員”,傳授致富技能,激發內生動力。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宜良縣積極動員在農業技能、招商引資、運營管理等方面有特長的退休干部當好“技能培訓員”,組織開設種植養殖技術、農村電商運營、手工藝制作等各類技能培訓班7場次,分別就麻鴨養殖、蔬菜種植、三角梅技術推廣等方面手把手傳傳授經驗、指導方向,幫助村民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在他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掌握了新技術、新本領,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創業,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好“文化傳承員”,守護鄉土文化,弘揚鄉村精神。鄉村振興,文化鑄魂。退休干部中的“文化傳承員”是鄉村文化的守護者,他們帶著新身份深入到鄉村的角角落落,發掘那些歷史悠久的文化根脈、整理鄉村文化資源,通過舉辦文化節慶、民俗展覽、文藝演出等形式,展示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村民的文化自信。同時,他們還注重青少年文化教育,通過開設鄉土文化課程、組織鄉村詩會、文化體驗等活動,讓年輕一代了解鄉村歷史,感受鄉村文化,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和鄉土情懷。截止目前,累計開展文藝匯演活動7次,開展鄉土文化課程入村、入校3次。
(供稿:中共宜良縣委組織部 撰稿人:湯煜宸 審核人:陳海珂 終審人:楊吉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