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不經意的行為
你以為是在休息
卻是在損耗氣血
哪些行為容易傷氣血?如何補氣血?
往下看,解鎖知識點↓↓
這些行為正在消耗你的氣血
自查!可別再做了
邊吃飯邊看視頻
吃飯時,脾胃需要消化食物,如果此時盯著視頻看,氣血就需要濡養眼睛,那么脾胃所需的氣血就會出現不足,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頭腦昏沉。
泡腳泡到滿身大汗
泡腳時喜歡泡到滿身大汗,也是很傷氣血的。氣隨津傷,津和汗是同源的,如果出汗過多,津血隨著外泄,氣也會隨著津液外泄,就容易造成氣血不足。
泡腳時水溫最好在40℃左右,并且泡腳時間不宜過長,盡量控制在20分鐘以內,微微出汗即可。
久坐不動或久躺不動
“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坐不動或久躺不動,其實都很傷氣血。建議大家,休息日盡量不要一直躺著,適當站起來活動活動;平時也不要久坐,連續靜坐不要超過50分鐘,哪怕起來接杯水也可以。
熬夜刷視頻,第二天睡到中午
中醫講“久視傷血”,熬夜刷手機消耗的不只是電量,還有你的氣血,也別想著熬完夜第二天多睡一會兒,就能彌補對氣血的“虧欠”。
愛吃涼食
中醫認為,“涼”容易耗傷人的脾陽,而脾是運化水谷精微的,它能讓營養物質到達全身各處,比如四肢、大腦等。如果吃涼納冷太多,脾陽受困,四肢頭腦得不到濡養,氣血不足,就會出現頭暈、昏昏沉沉的癥狀。
做飯煎煮時間過長
這樣的烹飪方法,容易讓食物的營養流失。比如老人在烹飪菜肴時,為方便咀嚼,喜歡在菜里加水,將菜煮得過于軟爛,可能就會造成食物營養流失。
人體長期得不到營養,就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甚至貧血,免疫力也會下降。同理,挑食、飲食結構不合理、素食者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氣血不足有哪些表現?
這幾點速速掌握!
氣血不足屬于中醫證型的一種,是多種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早期階段,基本上可視為亞健康狀態。
專家介紹,氣血不足主要表現為:乏力、疲倦、氣短,還會有頭暈、食欲下降、失眠、面色蒼白或發黃、整個人萎靡不振等。
大聲唱歌能改善氣血不足?
唱完歌覺得神清氣爽,一般屬于氣滯血瘀或痰濁中阻,而不是氣血不足。真正氣血不足的人氣短、多說話都累,不適合此類活動。
專家介紹,唱歌有助于氣血流通,適合因氣滯血瘀或痰濁中阻而胸悶氣短的人。
中年容易胸悶氣短的女性:通過唱歌可以達到疏肝解郁、氣血運行順暢的效果。
吃得多不活動易生痰生濕的人:通過唱歌可以增強脾胃運化,達到疏通三焦、祛痰化瘀的效果。
喜歡蹲著是因為氣血不足?
喜歡蹲下的人不一定是氣血不足,但氣血不足的人基本上覺得蹲下會舒服。
氣血不足的人常感覺疲憊,而蹲下時,腿部、臀部的肌肉都得到了擠壓,下肢血液能夠更快回流到心臟,氣血流暢,從而促進心肺血液循環,緩解勞累感覺。
實用!3個方法幫你補氣血
想要保持氣血充足、提高免疫力,建議做到:“起居有常、飲食有節、運動有度、情志有衡”。做好這“三個一”,幫你把氣血補回來↓↓
一碗湯:當歸補血蛋花湯
中醫有一個有名的補血方——當歸補血湯,由黃芪和當歸兩味藥以5:1的比例組成,其中當歸補血活血,黃芪益氣以生血,適用于氣血兩虛的人群。
如果想讓這款湯的口感和味道更好,可以在湯中打入一個雞蛋和適量紅糖,紅糖可以補虛,雞蛋營養豐富,也有補虛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當歸有活血功效,孕產婦和月經量特別大的女性要慎食。氣血兩虛的人可以根據身體情況,適量食用。
一個穴位:足三里穴
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補益脾胃、調養氣血。長期堅持有延緩衰老的效果,還可以起到保養皮膚的作用,使肌膚緊致、臉色紅潤有光澤。
一個動作:調理氣血
起源于北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八段錦,被譽為“千年長壽操”。八段錦中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動作有助于調理氣血,改善倦怠乏力。趕快跟練起來吧~
來源:央視網
【版權說明】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無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