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昨天看到兩個新聞,一是鄭州90后網紅高天武包場16家影院,請近萬名觀眾免費看《哪吒2》,根據頂端新聞對高天武的采訪可知,高先生因為看到《哪吒2》的票房在國外受阻,特別想盡一份力幫助國產電影登頂全球票房榜,所以決定請大家免費看電影。
我對這條新聞沒啥感覺,就是覺得不值,因為這電影稀松平常,之所以火起來,是因為現在的中國電影越來越水了。
第二個新聞就有意思了,來自我的同行歐陽乾,講了一個視頻號的號主去勞務市場找人看《哪吒2》,我根據他的視頻去搜了新聞,大概還原了這件事:陜西某視頻號主想為《哪吒2》的票房助力,去勞務市場拉托,讓工人們當他的“影托兒”,一開始工人們沒搞清咋回事,問號主能不能給100塊錢,號主大怒,立即把人趕下車,第二撥人搞清楚了,但是因為看電影耽誤掙錢,就問號主能不能給20塊錢,還有個人希望能給買碗面吃,號主毫不客氣也把這些人趕了下去,終于找到十個人去看了這場電影,號主還讓這些人排隊喊口號“《哪吒2》,二百億,我們破!”,取電影票的時候更是揚言:這可能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張電影票,也可能是最后一場電影票,言語之中的傲慢毫不掩飾——這樣說話,說明他知道這些工人很窮,看不起電影,但實在沒必要在窮人身上刷你這50塊錢的優越感吧?
一張票50塊錢,是他們兩天的伙食費,用來看電影太敗家了,對不起老婆孩子,所以他們不看。
電影散場后號主采訪了幾個工人,當他問工人之前看過電影沒,工人搖頭回答“沒錢”,號主的畫外音來了:“他們不是沒錢,而是沒打算把錢花在這兒。”電影看完之后有些工人自行離場,號主感嘆他們不看彩蛋,這錢白花了。 散場后他拉住三名工人問觀后感,第一名工人表示“不好不好”,第二名工人表示"看不懂,沒啥意思”,第三名工人表示“哪吒伸張正義非常勇敢”,號主吐槽說:你沒有辦法把高審美的東西擴大化。
這電影的審美高不高咱先放下不說,就憑這位號主放著自己的工人不請,去勞務市場拉托這事兒就能確定此人又是一個做愛國生意的人,如下:
該網紅還把這件事拿來在自己的直播間說,迎來一片罵聲,但即使如此,他還是堅持開直播,所以他根本不是真的為了給《哪吒2》貢獻票房,只是想為自己的公司蹭一波流量罷了。
當下很多企業都在蹭這個電影的流量,如下:
除了工廠停工組織工人去看電影,還有的機構組織了盲人去看電影,并請盲人說出“觀后感”,如下:
讓盲人看電影的用意是什么?也許網絡上的一組數據能說明問題:某基金會年報顯示,這類觀影活動每次能拉動捐款環比增長230%,但同期盲道修繕支出卻連續三年為零。
包括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高先生,名下公司涉及影視投資和網紅孵化,50 萬的成本能夠獲取高達千萬的曝光度,這樣的流量交易是穩賺不虧的。
這幾年“愛國”這盤棋的高端局越來越多了,令人佩服,但再怎么玩兒,虛偽和做作的惡臭從來沒有任何改變。
流量肯定有變現能力,所以像上面那個陜西的網紅,寧肯被罵也要出名,至于道德和羞恥感,完全可以不要。
我并不反對網紅們想要出名的做法,但拿著“愛國”博出位,我真想不明白也接受不了:這么高尚的行為,咋就被你們玩兒成了這個樣子呢?去靖國神社撒尿是愛國,打穿和服的女孩子是愛國,砸同胞的日本車是愛國,如今看電影也是愛國?這些人是不是忘了:電影這東西是西方傳入的,票房排行也是西方搞出來的,用西方人的標準來衡量我們勃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不是不夠自信啊?
讓我說沒必要太當真,咱們有皮影戲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就足夠了。
工人們連飯都吃不飽,你卻拉他去當托兒,耽誤他好幾個小時不給一分錢,連一碗面都舍不得給買,反過來卻譴責他們不懂審美?請問你懂什么是人性和雜種性嗎?
人性就是知道人生存的順序是怎樣的,人要先吃飽肚子,先養家糊口,然后才能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雜種性就是看到底層下苦人不僅毫無同情心,而且還指責這個一天掙不了幾十塊錢的人不肯拿出來50塊看電影。
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是因為他身居深宮,不知道民間疾苦,而網紅的“何不看哪吒”,是單純的冷血壞逼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