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步兒》透著滴滴美
——簡評作家周百義的散文《小石步兒》
原創作者:吳靜
百義老師的《小石步兒》漂亮。它讓我看到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這種師生關系是審美關系。
老師眼里的學生是可愛的。她把大山與小溪編成一首歌謠,唱給小學生們聽,“高高的桃花山,長長的流花溪,流花溪上的小石步兒,排得密又密。”歌謠不是童話,勝似童話。它滋潤著小學生童年的心靈。開學的第一天,她守護著每一個同學過小石步兒,直到每一個同學過河結束。第二天,第三天亦是如此。下雨了,她背著每一個小同學過石步兒,直到最后一個小同學過完河,她才放心。
小學生呢?小學生眼里的秦老師也是可親的。秦老師快做母親了,小學生都為她高興。秦老師流產了,小學生都為她難過。秦老師的身體康復牽動著每一個小學生的心。就連小學生的家長聽說秦老師的事后,家長們默默祈禱秦老師平平安安。
師生之間,有一件事困擾著他們。老師的愛或源自自然之愛,或源自職業之愛,而小學生在不明是非的年代里錯把老師的愛批判為資產階級的愛,老師有苦難言有壓力,小學生也有迷茫和困惑。當小學生開始回憶與對比,逐漸覺醒時,小學生面見老師倍感羞愧。而當老師的,此時,用她的目光,用她的手臂,用她的心胸包容了她的學生。這,不就是老師潛藏在心底的美的基因嗎?
小石步兒,喚起了作者童年的回憶。作者說,重讀原文,回憶過去,它讓我魂牽夢繞的故鄉和我的童年少年再一次賦于生命的力量。《小石步兒》讓我們看到一個山區女教師的愛心,責任心和包容心,同時我們也看到小學生的童心和愛心。《小石步兒》如詩如畫,看到它,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提到它,故事一天兩天也說不完。它告訴我們,老師眼里有光,心里有愛,學生是幸福的;學生眼里有光,心里有愛,老師是健康的。
(作者系中國未來研究會會員 商城縣總工會四級調研員 老干部黨支部書記)
2025年2月2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