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問可不可以,但問應不應該。
于謙被殺之前官居少保、兵部尚書,位高權重,甚至凌駕于內閣之上,是當時的實權人物。
明英宗復辟后,石亨、徐有貞、曹吉祥這些新的權力集團要掌權,于謙就是一個阻礙,他必須被除掉,否則這些投機分子就無法晉升高位。
于謙之死,權力之爭是主要的原因。
再加上朱祁鎮和于謙也有私仇。
土木堡之變后,于謙擁立朱祁鈺為帝,就得罪了朱祁鎮。也先挾持朱祁鎮攻北京,于謙居然說“社稷為重,君為輕”,意思就是你也先隨便把朱祁鎮怎么樣,我們不在乎,更讓朱祁鎮惱火。朱祁鎮北狩歸來后,被朱祁鈺軟禁在南宮,時任兵部尚書的于謙居然沒有為他說句話。
這樁樁件件,朱祁鎮早就把于謙恨之入骨。即使這樣,朱祁鎮還是顧忌于謙有功,殺了他怕要后世留罵名。
徐有貞在朱祁鎮猶豫的時候趕緊補刀:“不殺于謙,此舉無名”。這才讓朱祁鎮下決心殺了于謙,也掃清了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晉升之路。
于謙得罪了朱祁鎮,也擋了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路,如果于謙不死,以他在朝堂的號召力,徐有貞、石亨等人不一定干的過他,搞到最后,奪門之變豈不是白奪了。
“新仇舊恨”一起算,于謙也就非死不可了。
而海瑞和于謙完全不同。
海瑞區區一個六品戶部主事,既不是內閣學士,也不是六部堂官,在嘉靖朝堂上是一個無名之輩,可有可無,他對任何人都沒有利益威脅。
雖然是個小人物,卻干出了一件大事情,他居然上書罵嘉靖,這一罵在大明朝掀起了驚濤駭浪。
正所謂“文死諫武死戰”,海瑞在上書前就已經安頓好家人,買好了棺材,他這是奔著青史留名來的。
如果海瑞被殺,那他就能搏一個直言敢諫批龍鱗的好名聲,嘉靖自然落一個濫殺忠臣、閉塞言路的壞名聲。
海瑞給嘉靖出了一道難題,不殺海瑞自己心里氣的要命,殺了海瑞自己反倒成了無道昏君,這可真是騎虎難下,氣煞我也。
嘉靖的大臣們此時都樂開了花,沒想到忍了這么多年終于有人跳出來罵嘉靖了,真是暢快呀,罵的好!
既然海瑞敢罵嘉靖,那就得積極營救,救了海瑞自己也能青史留名,畢竟救的是諍臣,很多大臣包括內閣首輔徐階,也在積極營救海瑞。
嘉靖看到這么多人救海瑞,心里比吃了蒼蠅屎還惡心,這幫子大臣是一群無父無君的小人,著實該殺!
但嘉靖好面,很在意后世史官怎么寫他,他居然忍了下來,沒有盛怒之下殺了海瑞。不得不說,一無是處的嘉靖也算是個真男人,能忍常人不能忍,比他的太爺爺朱祁鎮要強一些。
于謙之死和海瑞之生,兩件事有本質的不同。于謙之死是不同利益集團權力斗爭的結果,海瑞之生純粹是嘉靖帝惜名。
所以,不是英宗“可以”殺于謙,是于謙不得不殺。不是嘉靖“殺不了”海瑞,是不愿意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