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標指導下,全國中小學英語起始年級新版教材已落地半年,“雙新”背景下的英語學習有何不同?日前,網易有道基于詞典筆和聽力寶千萬級設備的用戶行為數據,重點分析新教材推行以來三年級、七年級學生在英語上的學習行為變化,發布了《中小學新課標學習趨勢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兩個年級的學生在英語學習的深度、廣度和對應用能力的重視程度上明顯提升,一定程度反映出中國學生正大步從“應試英語”向“應用英語”轉型。
2024年9月,全國小學一、三年級及初中一年級正式啟用新版教材。其中,新課標、新教材在英語科目上更重詞匯、寫作、聽力、口語以及文化傳播。例如,中考詞匯要求從1600詞增至2000詞,寫作更強調情感表達與觀點輸出,每周課外聽力活動不少于30分鐘,要求學生能夠圍繞多元話題開展對話,加強跨文化溝通能力等。這意味著,英語教育致力于將語言學習嵌入真實場景,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考高分”明確轉向“用得好”。
廣大家長以及教育從業者關注的是,新課標、新教材落地的首個秋季學期已經結束,如何在“應用能力導向”下順應時代要求,找到有效的學習和應用方法?為此,有道以詞典筆、聽力寶的千萬級設備用戶行為數據為樣本,進行了詳盡的調研和分析,推出了《中小學新課標英語學習趨勢報告》,為業界提供重要參考。
數據顯示,新教材使用首學期,英語學習時長明顯提升。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查詞量上,三年級學生和七年級學生的查詞量,均已接近同期的高三學生水平。這個數據印證了“興趣驅動探索”的趨勢,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都在不斷拓展——由于有道詞典筆的高效便捷,當前的學生用戶不僅在課內學習中使用,也廣泛應用在課外的經典原版讀物上,查詢如《哈利波特》中的“Quidditch”(魁地奇)、《小王子》中的“Baobabs”、《愛麗絲夢游仙境》的“Cheshire Cat”(柴郡貓)、《暮光之城》的“Forks”(福克斯鎮)等專有名詞。
另一項數據也能說明學生們的閱讀面和興趣面顯著拓寬:根據查詢內容的分類統計,復雜長句占據三年級日常閱讀場景的42%。而且,三年級學生已經普遍開始接觸全英文名著,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地道英文句式和深邃的文化知識。與之對應的是,有道詞典筆內的“語法精講”的使用率則從2024年春季學期的23%,大幅提升到秋季學期的67%,智能科技在真正幫助學生們打通語言壁壘與文化隔閡。
而在突破了傳統的機械記憶模式后,通過沉浸式閱讀構建的語言能力,孩子們自主學習能力明顯增強,校內功課更得心應手,53%的三年級學生在主動學習原本更高年級才會接觸的詞匯,并且在學習發音和釋義之外,更多地進行拼讀和例句的拓展練習。
此外,“雙新”背景下學生們的聽力、寫作和口語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78%的用戶達到每周30分鐘的聽力訓練要求;在靈活掌握高級表達后,有道詞典筆用戶的英語作文平均分從73.2提高到85.6,同比提高17%;虛擬人口語教練Hi Echo的數據則顯示,用戶積極尋求課外口語練習機會,平均每天開口4次,每次對話5.7輪,話題從校園生活、興趣愛好、家庭成員,延伸至旅行計劃、環境保護、國際時事、前沿科技、文化差異等多元領域。
不難發現,在這場語言教育的變革中,“雙新”強調的是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學習能力與文化意識的融合發展,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絕非提高學習難度,增加額外負擔。而通過智能設備的賦能,孩子們可以將學習融入更多興趣、生活場景,用語言連接廣闊的世界,真正完成從“高分低能”到“高能高分”的轉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