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4分鐘大定破萬,7分鐘大定破2萬,27分鐘大定破5萬,上市24小時大定88898臺;
這是小米SU7,上市11個月,累計銷售超過32萬臺,已成功交付超過18萬臺。
2024年累計交付量19.7萬臺,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SUV;
這是問界M7,當之無愧的新勢力車型年度銷冠。
上市12個月累計大定突破20萬臺,并完成了15萬輛交付;
這是問界M9,如今還在蟬聯中國市場50萬級月度銷冠。
還記得當時華為、小米初入汽車行業時,很多人抱有質疑的態度。
有說華為“喊得響亮”卻造不出好車的“行業老前輩”;
也有說小米是依靠中國新能源汽車成熟產業鏈的“賈總”。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發現事情遠非他們當初判斷的那般。
2025年2月27日,小米第二款車型上市,小米SU7 Ultra10分鐘大定訂單突破6900臺,2小時訂單量破萬,兩個小時完成一年的目標銷量。
與此同時,問界M9新款及問界M8開啟預售。
84小時,問界M8小訂量突破4.7萬臺,問界M9小訂量突破2.3萬臺。
難道當初對小米、華為在汽車行業提出看法的這些大佬們都錯了?
還是說,中國汽車市場已經發展到,只要“造”就能賣出去的地步了?
2024年1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2024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
其中,汽車出口585.9萬輛,同比增長19.3%。
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不僅僅是汽車出口第一大國,同時也是產、銷第一大國。
雖然整體市場的產銷都增長了,但有的車企卻高興不起來。
2024年乘用車市場,除韓系品牌銷量微增外,德系、日系、法系、美系品牌銷量均呈現出兩位數的下降。而中國品牌乘用車則銷售1797萬輛,同比增長23.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5.2%,較上年同期上升了9.2個百分點。
沒錯,中國品牌的乘用車銷量在持續上升,合資和外國品牌的乘用車銷量下降了。
哪?
只要是中國本土的汽車品牌,就一定銷量很高?
未必。
2018年,華爾街日報曾報道稱,中國電動車制造商超過了487家。
2023年,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表示,今年(2023年)只有 50 家左右的乘用汽車品牌在中國有銷量。
今年,何小鵬又給出了一個數字。
40家。
何小鵬表示,中國(新能源車企競爭)可能有 3 年淘汰賽、然后還有 3-5 年的晉級賽,“最終可能在七家以內,也有朋友比較悲觀,說在五家以內。”
他還表示,現在每兩個月就有一家品牌下行,基本上不運營。行業并購整合過程非常快速。
停產、銷售網點退網、發不出工資、員工網上求助……關注汽車行業的人都應該清楚,這不僅僅是中國汽車品牌出現的問題,就連國際汽車巨頭們也在這兩年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
所以說中國雖然是最大的汽車需求市場,同時它也是汽車行業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以此可以看出,小米汽車也好,背靠華為的塞力斯也好,銷量好到“爆”還真的不只有“運氣”好這么簡單。
何小鵬說,“最終(存活下的車企)可能在七家以內,也有朋友比較悲觀,說在五家以內。”
雷軍表示,當電動汽車行業成熟時,世界前五大品牌將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換句話說,我們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輛。競爭將是殘酷的。”
余承東的看法與雷軍相似,他認為未來的頭部車企每年產量達不到500萬輛甚至1000萬輛,企業將很難立足,而中小企業將被兼并,“今后主流車企要想活下去,千萬臺的產能是必要的,沒有的話就活不下去。”
那么一輪輪洗牌之后,還有多少造車新勢力最終能存活下來?
七家?還是五家?
瞎總結一下。
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其實跟智能手機行業現狀差不多,金字塔形狀的呈現出現。
大膽預測頭部大約三家。
一定會有比亞迪和特斯拉。
無論是雷軍的年銷量千萬,還是余承東強調的500萬以上的產能,都需要全球化市場布局來做支撐,這一點上毫無疑問特斯拉、比亞迪已經提前布局完成。
而反觀小米汽車、華為系、理想銷量大多停留在國內,但遍布全球的小米用戶依然是小米開疆擴土的優勢所在。
腰部車企,大約五家左右。
小米汽車、華為系>理想汽車,本來想把小米或者華為系上升至頭部,但怕寫了被罵,就安排到腰部企業了。
理想汽車在國內的銷量相當不錯,但在海外市場的優勢比華為系、小米差一些,第一個關鍵要素就是品牌認知的建立。
小米汽車和華為系,只要鋪開渠道就有上門購買的消費者,但理想汽車顯然要從零開始。
還剩兩家應該是傳統企業,上汽?
底部,要說只剩下5-7家也太絕對了。
在底部空間一定會有區域性品牌和技術跟隨者的車企存在,只不過這部分車企的市占率會很低,且難以出現高端產品(也就是豪華車型、高溢價車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