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為群眾送上“維權寶典”
法院與市場監管局聯手
手把手教你“避坑”維權
2025年3月12日,正值欽州市欽北區那蒙鎮圩日,集市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欽北區法院與欽北區市場監管局抓住這一契機,聯合開展了一場“3·15”普法宣傳活動,旨在提升群眾法律意識,增強消費者依法維權能力。
活動現場
活動地點設在那蒙鎮集市中心。法院與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早早到場,緊密協作,迅速搭建起法律咨詢與消費維權服務專區。各類宣傳資料整齊擺放,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規手冊,內容豐富,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
活動期間,不斷有群眾帶著生活中遇到的消費難題前來咨詢。“我前幾天在鎮上一家店里買了個電熱水壺,用了沒幾次就壞了,找老板他不給退換,您說我該咋辦?”一位群眾神色焦急,帶著滿心的困惑向工作人員詢問。工作人員微笑著,和聲細語地耐心解答:“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品在三包期限內出現質量問題,商家是有義務為您退換的。您仔細想想,保留好購買電熱水壺的發票或收據了嗎?要是有這些關鍵憑證,您可以心平氣和地與商家進一步溝通協調。倘若溝通后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您別著急,還可以撥打全國消費者投訴熱線‘12315’進行投訴,市場監管部門會及時跟進處理的。”
緊接著,另一位群眾也拋出了自己在網購中遭遇的困擾:“我網購了個手機,收到貨發現是翻新機,這可怎么維權啊?”工作人員聽聞,認真思索片刻后,給出了詳細的解答:“網絡購物遇到這種情況,您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靜地與商家協商退款退貨事宜。要是商家態度強硬,協商不成,您可以向網購平臺投訴,平臺有責任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會依據相關規則對商家進行約束。若平臺處理結果不能令您滿意,您還有法律這個有力的武器,可通過法律途徑起訴商家,法院定會依法保障您的合法權益,給您一個公正的說法。
面對群眾提出的各類法律問題,雙方工作人員緊密配合,認真傾聽,并給出專業、細致的解答。法院干警結合實際案例,生動講解了消費者在購物、餐飲、旅游等常見消費場景中的權益保護要點。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則發揮專業優勢,現場傳授通過觀察商品包裝、標識、質地等細節辨別假冒偽劣商品的技巧,并介紹了市場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職責與工作流程,鼓勵群眾積極舉報違法經營行為。
此次欽北區法院與市場監管局的聯合普法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圩日人流量大的優勢,切實提高了群眾的法律意識與消費維權能力,同時也增強了部門間的協作配合。下一步,雙方將繼續深化合作,創新普法形式,擴大宣傳覆蓋面,為建設法治欽北、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貢獻更大力量。
圖文 | 龐萍
編輯 | 蘇冬梅
審核 | 梁業盈
【2025年第31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