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2025年國際婦女節“為所有婦女和女童:權利、平等、賦能”的全球主題,聯合國駐華系統發起了線上故事征集活動,希望通過豐富、多元且富有力量的敘述,讓更多人聽到婦女和女童們的心聲,鼓勵更多人參與到推動性別平等與婦女賦權的行動中。
“對婦女的暴力行為“ 是《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的十二個重點關切領域之一,采取綜合措施預防和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是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強調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需采取行動,確保婦女免受暴力侵害,并為幸存者提供相關服務與支持。
2025年3月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九周年。自2016年3月1日正式施行以來,中國在反家庭暴力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推動消除暴力目標的實現,需要完善的法律,也需要多部門協作,建立更有效的聯動機制推動法律在實施方面的落實。盡管存在挑戰,更多工作在反家暴一線的人們也一直都在努力。
今天的投稿人是徐維華。
徐維華,198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律系,在公安部門工作多年,后進入浙江杭州大學法律系任教。1984年進入全國婦聯工作,在《婦女權益保障法》(1985年)和《婚姻法》第三次修正案(2001年)的制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3年退休后至今,擔任律師協會反家庭暴力網絡和北京大學法學院婦女法律研究與法律援助中心(北京市千千律師事務所)的專職律師。
徐維華
反家暴律師
1995年的北京世婦會,
鼓勵我持續女性權益保護之路
我今年75歲,從七十年代初開始參加婦女工作,2003年退休后在北京市千千律師事務所當一名專職律師,代理一些婦女權益案件。前后加起來,我參與婦女權益保障工作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時間了。
1995年在北京舉行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對我而言是一段很重要的經歷。當時我在全國婦聯婦女權益保護部門工作,為籌備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婦女權益保護” 論壇,婦聯與司法部合作成立了“女律師聯誼會”,我擔任論壇秘書長,全程參與論壇的策劃和實施。籌備期間全國各地都積極響應,婦聯系統、司法部門、研究機構、高校等都展現出了極高的熱情,還有一些老領導大力支持,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組織者,論壇籌備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我們既想在有限時間內合理安排議程,回應整個大會的主旨和目標,又想涵蓋國內外所關切的婦女權益保障問題的各個方面,挑戰不小。于是我們深入基層調研,走訪婦聯、司法局和高校收集意見,力求讓論壇內容充實,開展有意義的討論,發表意見,解決問題,分享與婦女權益相關的研究成果。只有半天時間的論壇,我們總計花了半年去籌備。
在世婦會開幕式后的第二天下午,論壇成功舉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除了“婦女權益保護論壇”,當時我們還有“婦女教育保障”、“婦女性與生殖健康”、“婦女研究在中國”等其它分論壇。大家在世婦會熱切地討論著各種問題,婦女問題不再是小問題,而是世界關注的大問題。
世婦會通過了《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明確把對婦女的暴力和基本人權自由聯系在一起,稱“對婦女的暴力侵犯,損害或剝奪了婦女的基本人權和自由”,為全球性別平等和婦女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中國,這次大會更是推動了一系列積極變革。世婦會后,家庭暴力、職場性騷擾、性侵犯等性別暴力問題在中國受到廣泛關注。中國政府承諾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婦女、兒童、老人等一切弱勢群體的權益。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通過,2016年正式實施,為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提供法律保護。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完善對性侵犯等其它性別暴力案件的處理機制,為婦女權益筑牢法律防線。
現在回想起這段經歷,有籌備過程的辛苦和緊張,也有與世界各地婦女同胞們交流的喜悅和鼓舞。同時也感到,我們這一代婦女工作者不負歷史所托,完成了這樣的一個工作,也為以后的婦女權益保護工作奠定了一個基礎。
打贏一個案子就救下一個女性
在全國婦聯的時候,我參與了許多與婦女權益息息相關的工作。從90年代開始,反家暴就是我工作的重心之一。作為一名律師,我代理了一些婦女維權案件,打贏一個案子就是救下來一個女性,但也有沒有救下來的。
1998年,有一個妻子殺夫的案子。被殺的男人是一個賭徒。在一次賭博失利后,他竟然同意讓債主侵犯他的新婚妻子以抵債。妻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經歷了多次侵犯,直到第三次才意識到真相。為了保護自己,她準備了剪刀以防再次受害。不幸的是,當她的丈夫試圖強迫她時,她在自衛中不慎導致了他的死亡。
在這個案件中,我認識到這位妻子不僅是殺夫的嫌疑人,更是家庭暴力和性暴力的受害者。當時,法律對家庭暴力的定義和保護措施尚不完善,案件一審判決她死刑。盡管我們和多位法律專家盡力為她辯護,最終仍未能改變判決。
這個案件讓我深刻體會到當時司法系統中性別平等視角的缺失和對受害者處境理解的不足。這樣的悲劇,也凸顯了消除性別暴力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暴力是很嚴重的問題,事關公正,事關生死。消除性別暴力需要我們長久的關注、重視。
2015年通過的《反家暴法》是我們在婦女權益保護法治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其不僅對家庭暴力的界定有所突破,更明確了各相關部門的職責,確立了多項反家暴處置機制。目前,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出臺了地方性反家庭暴力法規,為消除性別暴力提供了保障。
受暴婦女有了法律武器,我們律師在工作的時候也有法可依。
幫助她們,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1995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成功舉辦至今,已經三十年。中國婦女權利和性別平等的發展有令人歡喜的地方,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切實感到社會公眾反家庭暴力意識逐步提高,家庭暴力受害人自我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司法機關干預處置家庭暴力更加及時,涉家庭暴力的人身傷害犯罪案件數量逐漸下降。
但在家庭暴力、離婚時的財產權、農村已婚婦女土地權,以及公共領域和職業場所女性免受性騷擾方面,也還存在挑戰。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女性開始自覺維護自己的權益。
比如說這幾年公眾對“性騷擾”的關注程度和討論積極性,遠比早年要熱烈得多。過去性騷擾問題不是那么突出,不等于那個時候沒有;現在反映出來也不是現在就突出了,而是現在的女性會把受到的侵害向有關部門反映、投訴,來主張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既是女性權益的覺醒,也是社會的進步。
不過一些新的問題,比如看不見的精神暴力、精神控制;脆弱群體遭受家庭暴力發現難、報告難;還有家暴目睹兒童等……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推動。
婦女事業的發展,婦女權益的保護,是衡量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會遇到的困難和面臨的挑戰,婦女權益保護事業依然任重道遠,需要年輕一代的熱情和力量,需要更多人的理解和參與。如果你熱愛并致力于婦女權益倡導或為婦女提供法律服務和援助,請你在受害人無助、頹喪、痛苦、絕望之時,給予她們關心,發出聲音,提供幫助。
因為幫助她們,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