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兩會落幕。在這場會議上,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也就是在這期間,我國外長提出:臺灣在聯合國唯一的稱呼就是中國臺灣省。隨后,無數島內藝人紛紛轉發,兩岸統一的大勢已經不可阻攔。
可是民進黨當局卻還在冥頑不靈,繼續做著“臺獨”的春秋大夢。因此對那些敢于打破其白日夢的明星藝人,臺當局可謂大發雷霆,聲稱這些清醒發言的人是“統戰”工具,并且叫囂著要對相關藝人進行最嚴厲的譴責。
揚言要根據所謂的法律規定,對這些藝人進行罰款。而早在之前,臺當局就已經把大陸的十所高校列入黑名單之中,以“可能會竊取關鍵技術”為理由,禁止與其進行交流。
然而他們越是這樣做,就越是能說明自己的色厲內荏,也證明了兩岸統一才是島內民眾所想,民進黨的壓制即便能管的了一時,卻管不了永遠。
更何況,一中原則是國際共識,1971年聯大第2758號決議就早已明確了這一點。而聯合國在提及臺灣時,所使用的稱謂也是中國臺灣省。因此臺當局大可不必如此“破防”,其有關稱呼在國際上早已經蓋棺定論,再怎么狡辯也沒用。
而賴清德所鼓吹的“兩國論”以及所謂的兩岸互不隸屬言論,說到底都是癡心妄想而已。至于其所想象的倚外謀獨道路,也根本走不通。他所想依仗的“外”,其實主要就是美日兩國,但是對方和他想的真的一樣嗎?
與拜登不同,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一向奉行美國優先的原則,他上臺以后,對待曾經的“盟友”可沒有什么心慈手軟,關稅大棒說揮就揮。對此加拿大和墨西哥應該深有體會,就連歐洲國家也時刻處在被殃及的邊緣。
這樣的一位總統在面對臺灣問題時,更多的也只是將其視為對我國施壓的籌碼,以及攫取利益的工具。
1月27日,特朗普在發表演講時聲稱,他計劃對臺灣地區生產的芯片征收關稅,可能會達到100%的關稅。要想避免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前往美國建廠。
面對美國的要求,民進黨當局哪里敢拒絕,3月份的時候,臺積電董事長和特朗普就召開記者會,宣布臺積電會再對美國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
要知道,這筆投資已經是在原本的投資上再次追加的,前后加起來,想必絕對是一筆不小的巨款。臺積電算的上是島內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結果如今大量的金錢和先進工藝都被投往美國,那么在臺灣的投資勢必要減少和延遲,這對其經濟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要求臺灣地區提高防務預算,至少要占到其GDP的10%左右。其實這也已經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要求他人提高防務支出了,之前他就曾要求北約其他成員國增加該方面的支出。
可是臺灣要是真的拿出這么多錢用在防務上面,那么社會福利、教育、基礎設施等等公共支出的錢又從哪里來呢?由此可見,特朗普根本不關心島內的實際情況,只要這里還有利可圖就行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近日,美國五角大樓的官員就聲稱臺灣對美國的影響并非是“生死攸關”的,反而會影響中美相處。這番看起來像是要放棄臺灣的言論,一部分原因自然是想繼續從臺灣攫取利益,另一部分原因自然就是不愿意被賴清德之流拖下水。
美國如此,日本又會更好嗎?恐怕不見得。
中國臺灣省的發言出來后,臺當局就更加迫切的想要得到一些不同的認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日本居然還邀請臺灣參加其舉辦的世博會,不免令人有所猜測。
事實上,日本之前的確有政客表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是這次在兩會期間,我國外長也曾有言在先,那就是借臺灣名義找事,就是給日本找事。
這次臺灣地區雖說是以企業名義參展,但是其展館的英文名稱TECH WORLD仍然被民進黨當局解讀為是“臺灣”名稱的縮寫。
但無論是過度解讀也好,還是日本真的想要借機試探我國底線也罷,都影響不了祖國統一的大業。賴清德等妄圖阻礙歷史進程的人,最終只會淹沒在歷史前進的車輪之中,留給世間的,也只會是罵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