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奔馳CLA正式發布:這車到底“香不香”?
“油電同平臺”的奔馳,這次能打嗎?
3月14日,奔馳正式發布了全新CLA,這是其MMA模塊化平臺的首款車型。新車提供純電、輕混和插混三種動力,國產長軸距版計劃年底上市,起售價或與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等車型重疊。
一、設計:油車電車“傻傻分不清”
全新CLA外觀延續概念車風格,純電版采用封閉式前臉,內置142顆可點亮的星徽標志;燃油版保留傳統格柵,但兩者車身線條、溜背造型基本一致,風阻系數低到0.21。尺寸方面,標準版軸距2789mm,國產加長版預計會拉長后排空間,但具體數據未公布。
內飾變化較大:三聯屏設計(10.25+14.6+14英寸)搭配MB.OS系統,支持手勢控制、5G聯網和AR-HUD抬頭顯示。副駕屏為選裝,車機交互邏輯由奔馳中國團隊優化,界面風格偏向本土化。
二、動力:純電版“堆料”,油車“輕混湊數”
純電版搭載800V高壓架構,單電機后驅版268馬力,四驅版349馬力,零百加速最快4.8秒。85kWh三元鋰電池WLTP續航最高792km,支持325kW快充,10分鐘補能325km。國產長軸版換用CLTC標準后,續航標稱可達850km。
值得關注的是,純電版配備兩擋變速箱和四驅解耦技術,官方稱高速能耗降低90%。實際能否達到12.2kWh/百公里的超低電耗,還需實測驗證。
燃油版采用1.5T+48V輕混,最大功率191馬力,匹配8速雙離合變速箱。插混版綜合功率300馬力,純電續航100km。相比純電版,燃油動力參數平平,更像是過渡性產品。
三、智能化:補齊短板,但“L2++”存疑
奔馳首次在CLA上搭載L2++級智駕系統,支持城區導航輔助和自動泊車。硬件采用激光雷達+英偉達Orin芯片,算法由奔馳上海團隊主導開發,強調“不依賴高精地圖”。不過,此前奔馳車型的輔助駕駛功能以保守著稱,實際表現能否追上新勢力尚未可知。
MB.OS系統整合了車控、娛樂、充電等功能,支持語音交互和OTA升級。用戶能否接受奔馳自研生態(如應用商店、導航服務)替代安卓車機,將是關鍵。
四、市場挑戰:價格和定位的“鋼絲繩”
CLA定位豪華緊湊轎跑,過去在國內年銷量僅3000-5000臺,屬于小眾車型。此次純電版若定價30萬以上,將直面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甚至極氪001的競爭。奔馳的品牌溢價能否抵消新勢力的配置優勢,存在變數。
此外,國產加長版雖提升空間,但溜背造型可能犧牲頭部空間。而58kWh磷酸鐵鋰低配版年底推出,續航或縮水至600km(CLTC),性價比優勢有限。
結語:傳統豪門的“反擊戰”
奔馳CLA的升級,反映出傳統車企在電動化上的思路:不放棄燃油車基本盤,同時用800V快充、長續航補齊電動短板。但從技術參數到用戶體驗,仍有幾道坎:
1. 充電基建:325kW超充樁普及速度,決定補能便利性;
2. 智駕落地:城區NOA功能是否“畫餅”,年底交付見分曉;
3. 價格誠意:面對國產車的“內卷”,奔馳肯讓利多少?
客觀來看,CLA純電版的技術指標已達到行業一線水平,但消費者是否買單,還得看最終定價和實際體驗。畢竟,在30萬價位,用戶的選擇早已不只是“車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