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乎一個國家的未來。”
3月11日,英國的教育機構一名關鍵人事任命引發了英國社會的震動和激烈爭論。
上面這位大胡子是哈米德·帕特爾爵士,他被任命為英國教育標準辦公室(OFSTED)的臨時主席。這位新任臨時主席還有一個身份,他是一名穆斯林。
Ofsted 是英國教育標準辦公室,他們檢查英格蘭的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以確保它們“弘揚英國價值觀”。
通俗點來說,英國學生學習什么課程和內容是由英國教育標準辦公室(OFSTED)來決定的,它是英國教育標準的審查者。
在英國的官方介紹中,對這位新任主席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哈米德·帕特爾爵士是教育領域極具影響力的領導者,以其對教育政策和實踐的變革性影響而聞名。作為國家系統領導者,他通過參與英國各地的多個戰略論壇,在塑造教育的未來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確實,哈米德·帕特爾在英國是一名成功的教育職業人士,他是星光學院(Star Academies)的首席執行官,這是一個多學院信托基金,在英格蘭北部、西米德蘭茲和倫敦經營著 36 所小學和中學。
如果你不知道星光學院(Star Academies),但你一定聽說過英國著名的私立中學伊頓公學,這所擁有582年歷史的學校也與學院信托機構Star Academies建立了合作關系,可以說哈米德·帕特爾在英國教育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但是南哥向來喜歡追根究底,我們不看官方文件說了什么,而是看這個人做了什么。
根據資料顯示,哈米德·帕特爾 (Hamid Patel) 的星光學院 (Star Academies)運營著英格蘭北部、西米德蘭茲郡和倫敦的 36 所小學和中學,其中 17所是穆斯林宗教學校,這些學校優先考慮宗教教育、價值觀,并且通常以信仰為基礎招生。
也就是說,星光學院 (Star Academies)主要招收的學生都是穆斯林,而且學院里大部分的校長都是穆斯林。
而目前英國有大約 184 所穆斯林宗教學校,相當于哈米德·帕特爾管理著英國十分之一的英國穆斯林學校。毫無疑問,他在穆斯林社區影響力巨大。
哈米德·帕特爾的任命,他的穆斯林身份引發了英國社會的激烈爭論,大量英國民眾紛紛在網上留言質疑這一任命。
1﹑英國教育標準局新主席任命哈米德·帕特爾為教育標準局主席,標志著一個令人不安的轉變,即優先考慮多元文化的安撫,而不是在英國教育中融入英國價值觀。這一決定非但沒有加強凝聚力的國家認同,反而有可能在多樣性和包容性的幌子下,進一步將伊斯蘭主義的影響植入英國學校。
2﹑哈米德·帕特爾被任命為英國教育標準局主席,表明英國拒絕同化政策,支持伊斯蘭教綏靖政策。英國教育體系應堅持民族價值觀,不應屈服于意識形態滲透。
3﹑這不僅僅是一個糟糕的決定,這是一個危險的先例。英國的教育體系應該以學習為中心,而不是意識形態上的讓步。
4﹑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這種事怎么會發生在英國? 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教育體系、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民族認同都被忽視和摧毀,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迎合那些覺醒的運動 —— 但這就是事實。
5﹑正如我所說,英國正在自殺。30年后它將成為一個穆斯林國家。
其實,英國普通民眾的擔憂不僅僅是從哈米德·帕特爾開始的。
在2024年,工黨就任命巴基斯坦裔沙巴納·馬哈茂德 (Shabana Mahmood)為新任大法官兼司法大臣,負責英國司法系統核心部分的管理和改革。
沙巴納·馬哈茂德也是英國第一位擔任該職務的女性穆斯林,她不僅是“自由巴勒斯坦”支持者,也是鼓勵非法移民進入英國的支持者;她在量刑指南中主張,只有白人才會受到法律的全面制裁。
此外,2024年英國工黨贏得英國議會大選后,大量穆斯林議員開始進入英國議會,這些穆斯林議員統一手持《古蘭經》宣誓,而過去英國議員通常手持《圣經》宣誓。
在英國的地方各級政府也是如此,2024年的地方選舉中,英國已經選舉產生11個穆斯林市長,包括像倫敦和伯明翰這樣的大城市市長都是穆斯林,地方議會的穆斯林議員也越來越多。
可以說,穆斯林群體已經逐步進入英國政治領域,參政議政影響力越來越大。
根據最新數據,英國全境有超過2000座清真寺,其中130多個伊斯蘭教法院與英國法律并駕齊驅。
2011 年,59.3% 的英國人認為自己是基督徒。到 2021 年,這個數字下降到 46.2%。與此同時,穆斯林人口在短短十多年內從 4.9% 飆升至 6.9%,總人口超過400萬。
穆斯林女性的平價生育率為3.4個孩子,遠遠高于非穆斯林女性的1.4個小孩,這不僅僅是人口結構的變化,而是英國文化和宗教結構的根本轉變。
皮尤論壇最近的研究還揭示了另外一個驚人的變化:英國的基督教人口已經下降到 50% 以下,而穆斯林人口到 2030 年將幾乎翻一番,英國的大城市進程尤其明顯。
不出意外的話,英國穆斯林人口將在短短二十年內翻一番,從而重塑這個“古老帝國”的文化和政治格局。
從司法領域到教育機構,從邊境非法移民再到地方選舉,英國的左翼路線走得越發極端,英國原住民社會正在被逐步“格式化”。
隨著非法移民的持續大量涌入,英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正在經歷嚴峻的挑戰,未來也許再也不會有莎士比亞和簡.奧斯汀了,取而代之的將是“大本鐘”一天五次的禱告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