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在和諧匯一舉辦的線下沙龍活動中,和諧匯一制造組組長袁偉就"AI時代浪潮下的產業升級與投資機遇"主題發表了演講。
袁偉,和諧匯一研究部制造組組長、和諧匯一高端制造和遠航產品投資經理,曾多次獲獎包括“金長江”、“英華獎”等,擁有十年產業研究經驗,曾就職于安信證券研究所任首席汽車行業分析師。
投資作業本課代表了整理了要點如下:
1、經濟體感尚未轉暖,但二級市場卻一片火熱。回顧歷史,會發現歷史上有三輪大牛市,其中兩輪都誕生于經濟低迷階段。
2、現階段,市場主要以題材炒作為主。隨著后續政策發力,或者經濟內生調整逐步走出困境,市場風格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
3、第一輪大概是在1999年。前半程基本都是科技股主導,后半程價值股發力。我覺得這一輪也會有類似表現。
4、今年以來市場呈現出典型的“一九極致分化”的行情,AI相關領域表現突出,其他方向大多熄火。不過近期消費和順周期板塊開始有所表現。
5、AI賦能的產業變革為投資帶來了新機遇。無論是AI應用、智能駕駛還是新能源,都需關注技術突破和市場需求的結合。
人形機器人目前處于從0到1的早期階段,長期看我們需要聚焦于產業鏈中具有壁壘的環節,如大腦、小腦等核心技術和重要部件環節。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課代表(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華內容,分享給大家:
經濟和市場冰火兩重天
當前,經濟體感還沒轉好,但二級市場卻一片火熱。回顧歷史,會發現歷史上有三輪大牛市,其中兩輪都誕生于經濟低迷階段。
隨著政策發力,
市場風格可能發生很大變化
從這一輪來看,政策基調已經發生變化,采取了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但從目前政策的節奏來看,沒那么快?,F階段,市場主要以題材炒作為主。隨著后續政策發力,或者經濟內生調整逐步走出困境,市場風格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
從過去三年來看,我們其實已經走過了一場慢熊。尤其在去年行情之前,資產價格已經演繹了類似“日本失去三十年”的敘事。在這種極度悲觀的情況下,隨著政策的調整,市場暴力反彈。
類似1999年互聯網革命和2014年移動互聯網革命,
本輪牛市前半程科技股主導,后半程價值股發力
我們先簡要回顧一下過去兩輪與當前非常相似的牛市。
首先是1999年的“519行情”,當時的宏觀背景與現階段非常相似:中國處于產能過剩階段,經濟面臨轉型壓力;外部環境則是美國新經濟崛起、納斯達克牛市,和這一輪非常相似。不過,有所不同的是,那一輪是互聯網剛剛興起,而這一輪是AI方興未艾。從整體市場演繹來看,雖然大背景相似,但具體表現還是有差異的。整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快速暴力拉升,和這一輪很相似,但這一輪拉升更快、時間更短,拉升斜率堪稱25年未見,第二階段是回調、整固,第三階段是主升浪。
前半程基本都是科技股主導,后半程價值股發力。我覺得這一輪也會有類似表現。
從現階段市場表現來看,可能和2014-2015年更像一些。因為中國是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的國家,所以每一輪宏觀壓力都伴隨著產能過剩問題。
和當前階段不太一樣的是,新興產業在2014-2015年已經涌現。我們在2014-2015年時面臨的是總量端的壓力,但經濟結構的轉型已經在進行。這一點和當前階段有所差異。
另外,外部環境也大不相同:當時歐債危機剛結束,美國逐步從危機中走出并開始復蘇;而現階段,美國反而進入了滯脹階段。從產業角度來看,當時是移動互聯網革命,而移動互聯網在2014-2015年已經如火如荼。我們現在所處的AI階段才剛剛開始興起,所以差異還是很大的。
不過,從行情演繹來看,基本也有相似之處??萍际冀K是貫穿始終的主線。2014-2015年有兩條主線:科技和央國企改革并購重組,市場演繹和當前很像。所以,從整個市場來看,2014-2015年可能更有參考性。在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市場表現較為相似,第二階段績優股占優。
以上是牛市的啟示,核心是資產價格觸底,然后政策扭轉。
市場呈現“一九分化”極致行情,
把握市場節奏
今年以來市場呈現出典型的“一九極致分化”的行情,AI相關領域表現突出,其他方向大多熄火。不過近期消費和順周期板塊開始有所表現。
回顧上一輪“互聯網+”行情,當時產業發展更為成熟。2014-2015年,3G、4G技術和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已很高,為后續APP應用(如微信、滴滴、美團、抖音等)提供了技術和硬件基礎。
而目前,我們正處于AI從云端基礎設施投資向端側應用涌現的階段。全球范圍內,基礎設施投資階段性達峰,應用端正逐步崛起。國內尚處于基礎設施建設階段。2014-2015年主升浪階段(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主要由估值驅動,但中程業績是主要驅動力。因此,我們需要適當把握市場節奏,注意市場風格的切換。
關注AI應用端三方向
接下來重點分享對三個行業的看法:AI、汽車和新能源。首先是AI。
今年春節后,DeepSeek的出現成為分水嶺,帶來兩方面影響:一是打破美國在AI領域的壟斷,加速其衰落;二是國內通用大模型的突破,為科技突圍奠定基礎。
與OpenAI的GPT相比,DeepSeek的核心優勢在于低成本和開源。這使得應用端的商業模型得以快速跑通,推動AI產業發展。
AI產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基礎設施、B端應用和C端應用。目前我們正處于從基礎設施向B端應用過渡的階段,核心關注殺手锏級應用的出現,需要大模型足夠便宜,我們才能更快地完成B端應用商業模型的跑通。
端側AI也值得關注,受限于端側的算力,過去端側AI能力有限,DeepSeek支持用戶進行“模型蒸餾”,未來將顯著增強端側AI的能力。此外,國產算力芯片也至關重要。隨著成本下降,更多應用將爆發,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
在投資方向上,我們更關注AI應用端,如AI手機、智能駕駛和機器人等。目前階段,AI手機尚早,市場主要聚焦于AI耳機、AI眼鏡、AI玩具、智能駕駛和機器人這些熱點領域。
汽車:關注混動、智能化、出口三個方向
汽車方面,我們重點關注混動、智能化和出口三個方向。首先是混動市場。國內地域差異大,里程焦慮嚴重,混動車型需求將持續增長。目前新能源車滲透率約52%,其中混動占比約22%,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類似比亞迪的插混和理想汽車的增混車型不斷涌現,帶來結構性機會。自主品牌通過電動化和智能化持續替代合資品牌,未來出口也將持續成為增長點。智能化方面,L2+級自動駕駛滲透率快速提升,將成為未來汽車競爭的關鍵。比亞迪等廠商通過增配不加價提升競爭力,推動中高階自動駕駛發展。隨著其他自主品牌跟進,智能化將成為汽車行業競爭的焦點。
從產業投資機會來看,隨著自動駕駛滲透率提升,供應鏈端算力芯片和激光雷達是最受益的環節。算力芯片方面,隨著自動駕駛級別提升,算力需求大幅增加,高端芯片價值凸顯。激光雷達雖有爭議,但在國內復雜的交通環境中仍具必要性,短期內需求明確。
人形機器人:關注大小腦等核心技術和重要部件環節
機器人領域是今年最具彈性的板塊。人形機器人目前處于從0到1的早期階段,符合當前市場炒作新產業的需求。其市場空間巨大,產業鏈與汽車高度重合,國內在生產制造方面優勢明顯。盡管仍不成熟,但隨著技術推進,有望實現大規模應用。
在投資策略上,我們建議回避技術迭代可能取消的部件,關注技術迭代帶來的增量機會。人形機器人雖處于早期階段,但其解放勞動力的潛力巨大,是未來產業的重要方向。
我們應聚焦于產業鏈中具有壁壘的環節,如大腦和小腦等核心技術,以及重要部件環節。
新能源:鋰電池和光伏是重點
新能源領域,鋰電池和光伏是關注重點。
固態電池雖前景廣闊,但商業化仍需時間。鈉電池因成本優勢和性能特點,有望在部分場景快速起量。
光伏領域,顆粒硅和電池片技術是未來發展方向,低溫銅漿技術的突破將帶來BC電池的快速普及。
總結來看,AI賦能的產業變革為投資帶來了新機遇。無論是AI應用、智能駕駛還是新能源,都需關注技術突破和市場需求的結合。未來,我們將持續關注這些領域的技術迭代和產業鏈機會。
更多大佬觀點請關注↓↓↓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