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世紀初,在法國革命的影響下,俄國的先進分子開始號召變革沙皇專制和農奴制度,提倡民主和自由,開始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進程。
1905年10月17日,在各種政治勢力的敦促下,尼古拉二世發布“立憲自由”宣言,答應“賜予”公民自由權,召集杜馬。杜馬是立憲杜馬,由選舉產生。
1906年4月25日,俄國頒布了被稱之為憲法的《國家基本法》,確認了杜馬的選舉制。
02.
蘇俄和蘇聯時期,總共通過了四部憲法,統稱為蘇維埃憲法。
1918年《蘇俄憲法》是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確定了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和建設共產主義的宏偉目標,因此具有開創性意義。
該憲法完全否定了此前俄羅斯的全部國家法律經驗,與沙俄帝國時期的憲法性法律不存在任何繼承關系。
1918年《蘇俄憲法》規定剝奪個別人和集團政治權利乃是基于絕對的階級民主原則。這一原則的貫徹涉及人數眾多,使俄羅斯社會失去了實現政治和解和妥協的可能性,從而引發了國內沖突和戰爭。
該憲法甚至沒有規定生命權,不僅針對剝削階級,對于勞動階級也是如此。
1924年1月31日,第二次全蘇蘇維埃代表大會一致通過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第一部憲法。這份文件確立了這個年輕國家運作的原則。
1924年憲法由兩部分組成——《蘇聯成立宣言》和《蘇聯成立條約》。
該法強調各共和國聯合的自愿性和平等性,支持世界革命的思想,宣布無產階級專政。
各共和國享有廣泛的權利。蘇聯領導層正式負責外交和貿易、軍事問題、經濟總體管理、預算規劃以及制定戰略立法基礎。
各共和國有權脫離蘇聯。
同時,公民身份是全蘇聯的。
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為最高權力機構。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全國由中央執行委員會領導。
1924年憲法雖仍強調無產階級專政,但已經沒有了1918年蘇俄憲法中的政治意識形態用語,如“無情鎮壓剝削者”、“鏟除任何人對人的剝削”、“徹底消滅社會的寄生階層”等,政治色彩大為淡化,使其更像一個法律文件。
03.
1936年《蘇聯憲法》(又稱《斯大林憲法》)是蘇聯一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憲法,在形式上和內容上更為完備,是典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憲法。
這部憲法也是斯大林個人在權力斗爭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志,因此被稱為《斯大林憲法》。
1936年憲法曾被稱為當時世界“各國最先進、最民主的憲法”,在頒布生效之前,草案經過了廣泛充分的全民討論,憲法條文規定了最廣泛的民主權利,還規定了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保障措施。
蘇聯有句俗語:“paper withstands everything”,直譯:紙張經得起一切。
意思是你可以在紙上寫任何你想寫的東西,但這并不能改變任何事情。
1936年憲法中所宣布的原則很大程度上都是虛假的,現實中基本沒有得到實際施行。
蘇聯對公民權利和自由的限制,無所不在,最受限制的是言論、出版和集會的自由,公民行使這些權利的嘗試往往意味著自由的喪失。
1936年憲法完善了蘇維埃選舉制度,規定了平等、秘密投票表決原則。
實際上只有普遍性原則得到了徹底遵守,投票率總是接近100%,甚至連推舉候選人的投票率也是如此。
但選民在投票時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選擇余地,因為實行的是等額選舉,候選人當選不會遇到任何障礙。因此,這實質上不過是形式主義的選舉運動,一種禮儀式的民主,很少有實際意義。
為了制定1936年憲法,斯大林組建了一個由31名成員組成的憲法委員會,由斯大林擔任主席。這些委員會隨后成為通過憲法的最高蘇維埃會議的主席團。
熟知歷史的人應該知道,1936年正處于蘇聯大清洗時期。
這期間被處死或送進古拉格群島的不僅有所謂“制度的敵人”,也包括沒有任何過錯的普通公民。
參與憲法起草工作的布爾什維克黨元老布哈林,在起草時即遭到秘密警察的調查。這邊憲法剛通過,就拿布哈林真身實踐了一把,按照該憲法的司法程序逮捕了他,并于1938年審訊后秘密處決。
而憲法起草委員會的另一成員、“十月革命”后成為蘇聯馬克思主義法學權威的帕舒卡尼斯也于憲法通過后被捕,并先于布哈林被處決。
就連最后受斯大林信任的憲法實際撰稿人也未能幸免。
下圖是1936憲法草案其中一頁的簽名名單,這些人都是斯大林的堅定追隨者,在黨內和政府機關擔任要職。
在這30人中,幾乎一半是在憲法一致通過后被處決的。
以下是1936蘇聯憲法的每一位作者的遭遇,而這部憲法本應保護他們:
·艾塔科夫于1938 年10月28日被處決。
·布哈林于1938年3月14日被秘密處決,年僅49歲。
·阿庫洛夫于1937年10月30日被處決。
·安德烈耶夫在這場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62年退休。
·阿肯巴巴耶夫于1943年自然去世,享年58歲。
·布留赫爾(蘇聯元帥)于1938年被捕后被折磨致死。
·布瓊尼在這場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73年去世。
·伏羅希洛夫在這次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69年去世。
·葉若夫于1940年2月4日被處決。
·日丹諾夫在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48年去世。根據斯大林的說法,他是死于猶太“醫生投毒者”之手。
·卡岡諾維奇在這場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91年去世。
·加里寧在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46年因癌癥去世。
·基斯列夫于1937年10月30日被處決。
·1939年2月26日,科西奧被處決。
·李維諾夫在這場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51年去世。
·1937年8月30日,柳布琴科開槍自殺,隨后他的妻子也死了,他當時可能正面臨被捕。
·米高揚在這場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78年去世。
·莫洛托夫在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86年去世。
·穆薩別科夫于1938年2月9日被處決。
·1937年2月18日,奧爾忠尼啟則因心臟驟停正式去世。根據其他記載,他在面臨逮捕時開槍自殺。他的整個家族都被逮捕。
·彼得羅夫斯基在這場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58年去世。
·波斯特舍夫于1939年2月26日被處決。
·拉希姆巴耶夫于1938年5月7日被處決。
·魯祖塔克于1937年5月27日被處決。
·斯大林不出所料地在這場清洗中幸存了下來,并于1953年去世,可能是被毒死的。
·蘇利莫夫于1937年11月27日被處決。
·赫魯曉夫在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71年去世。
·切爾維亞科夫因“在鏟除人民敵人的巢穴時態度寬容”而受到嚴厲批評,并于 1937年開槍自殺。
·丘巴吉于1939年2月26日被處決。
·什維爾尼克在這場清洗中幸存下來并于1970年去世。
·艾克于1940年2月2日被處決。
大清洗期間,除了一些著名人物的案件,清洗大都是在秘密進行,并精心掩蓋了這一行動,許多蘇聯人對這一歷史悲劇幾乎沒什么概念。
當時官方宣傳的“不和我們站在一起就是我們的敵人”和“敵人不投降我們就把他消滅”等激進口號也在左右著蘇聯民眾的思想意識。
許多蘇聯人堅信,那些被清洗的名人就是社會主義真正的敵人,應當受到無情鎮壓。
同時也是因為期許一個更高的目標,要實現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這些犧牲也是值得的。
04.
斯大林死后,赫魯曉夫上臺,從蘇共20大開始批判斯大林政策,為在斯大林時期受到迫害的人士平反。赫魯曉夫曾想把斯大林憲法換成赫魯曉夫憲法,憲法編纂委員會曾擬定了兩個憲法草案,但未等到下一步舉措,赫魯曉夫就已經被解除黨內為一切職務。
勃列日涅夫上臺后,于1977年方才重新啟動制定憲法,并采用了赫魯曉夫擬定好的其中一個文本草案。
1977 年憲法是蘇聯歷史上最后一部憲法,也稱為《勃列日涅夫憲法》。
隨著勃列日涅夫于1982年的去世,尤其是1985年新的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上臺執政之后,通過修改憲法對蘇維埃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其中包括蘇聯共產黨放棄執政黨地位(修改憲法),從而引發了一系列后果,最后蘇聯的迅速解體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制度的徹底崩潰,蘇維埃社會主義憲法也隨之壽終正寢。
有意思的是蘇聯憲政改革期間的一些法律的修改,比如1990年通過的《蘇聯財產法》,該法將公民財產權置于首位,其次是集體財產權,最后才是國家財產權。公民的私人財產權也得到了憲法的平等保護,公民有權擁有任何財產,包括長期被禁止擁有的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并獲得了從事各種經營活動的權利。
1991,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聯邦于1993年頒布了新的憲法。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