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第115個國際婦女節之際,第55場藝術設計論壇PechaKuchaBeijing于2025年3月6日在Roca Beijing Gallery舉辦“她聲音Unique Female Voice ”女性主題論壇。本場PKBJ論壇是由Roca Beijing Gallery、共合未來(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PKBJ聯合主辦,論壇聚焦女性對職業角色、社會公共議題的發聲表達。2025年也是PKBJ論壇自2006年開始舉辦以來的第19年。
本次PKBJ論壇邀請到來自建筑設計、室內設計、空間設計、商業地產、藝術策展、戲劇等行業的八位非常優秀的女性創意工作者,從她們的個人經歷以及對生活、職場、社會的獨特視角與深刻洞察出發,讓多元思維在交流碰撞中綻放光彩,為社會呈現更多的女性聲音。從女性角色與刻板印象、女性創意工作者的困境,到數字科技為工作創造的機遇、建筑設計領域的包容性與可持續發展前景……在這種限定時長的模式下,演講者的表達潛力能得到充分激發,為觀眾提供耳目一新的創意體驗,同時也能夠為創意者提供互相交流的社交平臺。她們分別是:李亦農/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北京市女建筑師協會會長;鄭默/非靜止建筑設計創始人, 主持建筑師;黎紫翎/未建筑WAY Studio聯合創始人,主持建筑師;蘇夏/建筑師,ABAR Studio創意總監;維一/空間設計師,Neway Design創始人&創意總監;李雪華/盈石中國(北京盈石)項目負責人;吳靜遙/策展人,藝術顧問;鄧煒/戲劇制作人。PKBJ策展團隊 :高人杰、鄭天賜、孟令達。
PKBJ論壇旨在搭建一個開放、包容、多元的交流平臺,讓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者能夠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探索城市更新的新思路、新方法。我們希望通過PKBJ論壇,能夠激發更多人對城市更新的關注與熱情,推動城市更新理念和實踐的深入發展,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PKBJ的微薄智慧和力量。通過藝術的介入促進人與環境的互動,激發社區活力,為城市空間注入新的生命力與創造力。為未來的城市更新實踐提供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讓“城市更新”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自然與人文、藝術與生活的橋梁,共同繪制城市發展的新篇章。
論壇由PKBJ策展人孟令達主持開場,感謝各位到場嘉賓觀眾及合作支持單位。邀請Roca北京藝術廊負責人周潔瑩Jasmine Zhou,開場介紹了Roca藝術廊在今年婦女節到來之際,特別聯動全球7家藝術廊發起的“Unique Female Voice"企劃。該計劃聯動巴塞羅那、馬德里、里斯本、倫敦、上海、北京、圣保羅全球7家Roca藝術廊,打造具有全球視野的女性創意交流平臺。自2017年,Roca北京藝術廊成立以來,通過舉辦設計論壇、跨界對話,社交下午茶等系列活動,賦能女性設計力量,讓更多優秀的女性建筑師、設計師、藝術家被看見、被聽見,推動創意設計行業的多元發展。
隨后,PKBJ聯合創始人/策展人Nicky Meng介紹了PechaKuchaBeijing的前世今生,他表示,PKBJ從2006年成立至今已走過了19個年頭,青春正當時,希望未來能有越來越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夠加入PKBJ的共創中來,一起為“城市更新”貢獻PKBJ力量,并介紹了關于“策展型商業”PKBJ解決方案。
隨后,8位演講嘉賓依次進行了PKBJ演講。本次演講形式上依舊采用PechaKucha全球獨特的“20x20”模式,演講者在6分40秒內展示20張圖,以每張圖20秒來講解各自的創意。這也是全球獨特的20X20模式。論壇意圖通過這種限定的模式激發演講者,為觀眾提供一種另類的創意體驗,同時也為創意者之間提供交流的社交平臺。
PechaKuchaBeijing是一個聚焦國內外建筑師、室內設計師、服裝設計師、藝術家、生活方式等跨藝術設計行業的綜合性論壇。過去19年里,在“城市更新”這個龐大的科系里,匯集了建筑師、設計師、社會學家、城市管理者等資源。“城市更新”,它不但是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引擎,“城市更新”更是關乎城市面貌的煥然一新,關乎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于是策展人Nicky選定“城市更新”這一大主題作為2025年PKBJ主旨核心,并陸續開啟系列相關分話題論壇。
PechaKuchaBeijing Vol.55 論壇現場精彩分享
李亦農 Yinong Li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建筑師
北京市女建筑師協會會長
李老師現場分享主題是以建筑師的視角完善世界,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被歲月與變遷無情淹沒,它們曾是文明的璀璨結晶,不該就此沉寂。從建筑師的視角看,保護設施與博物館的建設,讓古老遺跡在新時代找到了安穩的棲息之所。而博物館的建設更像是展開一場對話歷史的創舉,獨特的空間布局,展現出文物背后的故事。
當這些被復活的歷史文化遺產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世界仿佛被點亮,曾經荒蕪的土地被煥發出生機。它們承載著先輩的智慧與情感,成為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賦予世界深厚底蘊,讓人類在前行路上,不忘來處,走向更完美的遠方。
鄭默 Mo Zheng
非靜止建筑設計創始人, 主持建筑師
非靜止建筑(AntiStatics Architecture)創始人、建筑師鄭默發表演講,以“新自然下的數字建筑”為題,分享其突破邊界的建筑理念與創新實踐,展現女性在建筑設計領域的多元力量。 以女性跨界力量推動人本主義創新,其代表作MaoHaus入選Thomas Heatherwick專著,通過印尼新首都等四個不同尺度項目詮釋“非靜止建筑”動態進化理念。“自然從不設限——葉片在光合作用中計算最優曲面,水流用百萬年雕琢出分形河道。當我們以數字技術解碼這些法則,建筑便不再是凝固的音樂,而成為永恒進化的生命體。”鄭默在演講結尾說到。
黎紫翎 Fernie Lai
未建筑WAY Studio聯合創始人,主持建筑師
未WAY Studio創始人黎紫翎(Fernie Lai)以“Fluidity”為主題展開分享,探討了流動、自由、多元、包容等概念在建筑中的體現。她從自身成長與學習經歷中提煉出對她影響深遠的女性聲音,并結合未/WAY Studio的實踐,展現了這些理念如何在設計中落地。分享分為三個部分:
“時間與空間” 回顧了歷史與現代的關系。從在段府的歷史杰作中孕育對未來的思考,到Janet Cardiff的《After Bahnhof Video Walk》中火車站的多維導覽,再到Rachel Whiteread對“空”的探索,最后在未/WAY Studio的35號院項目中,展現了新舊交替與內外對話的設計理念。“地標與自然” 探討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以Maya Lin的《Wave Field》為例,通過身體碰撞與人為干預感知自然,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互動方式。“多元與包容” 強調建筑應是動態、流動的,能夠隨變化而不斷適應的。Fernie引用Giuliana Bruno在《情感地圖》中的觀點,認為建筑應喚起情感共鳴。未/WAY Studio在“吃與食”等小型商業項目的實踐中,也通過不同性格與故事的碰撞,體現了這一理念。
蘇夏 Xia Su
建筑師,ABAR Studio 創意總監
蘇夏的分享始于她和4歲女兒一同入駐阿那亞·金山嶺冬季駐地藝術項目時的色冰作品:這是從孩子視角出發的,一場關于探索色彩與形態,環境之間微妙關系的自我發現之旅。作為一個側重發展可持續性藝術與設計工作室的創意總監,她視城市更新為不斷發掘問題,分析問題,引導與再創作的持續過程。借助新興技術與跨學科協作,當下年輕建筑師可以做的遠不止于構筑本身,而是建立可內外延展的“系統”與“關系”。“作為未來人居環境發展的參與者,我們與自然的關系無需被提醒,但經常被遺忘。是時候換個角度思考: 人為構筑的城市空間如何能夠’自我’修復與聚能?”
維一
空間設計師
Neway Design 創始人&創意總監
維一表示PKBJ的演講方式有趣而刺激,可以探索不一樣的自己。現場分享了她自己在世界各地旅游的所見所聞所感,感慨“她聲音”主題很有意義,大家以不同的視角洞見生活,思考專業,體現女性力量。活動使大家有相互交流啟發的機會,特別棒!
李雪華
盈石中國(北京盈石)項目負責人
李總現場分享了盈石中國20年來在中國商業地產的歷程,和她自己在商業營銷、策展型商業等領域的獨到見解,分了部分落地項目和案例。并感謝PechaKuchaBeijing和Roca Beijing Gallery成功舉辦的“她聲音”論壇,給大家在界內提供了資源共享,信息共創的平臺,大家同頻共振,相信以后會越辦越好!
吳靜遙 Tinna Wu
策展人,藝術顧問
靜遙表示:" 很榮幸受邀擔任此次論壇活動的分享嘉賓之一。在分享建筑設計與藝術策展項目的過程中,我把自己過往對建筑和藝術的實踐故事又重新梳理了一遍,是回顧亦是展望。那些展覽開幕現場的氛圍與感動、藝術家和我分享的故事,仿佛都在論壇又發生了一次,我帶著這些故事分享給在場的觀眾,又引起了新的回響。活動結束后有很多在場觀眾走上來,對我訴說感想,表達對藝術家及作品的喜愛,讓我看到當代藝術的無限可能,還可以傳播的更廣,打動更多人。感謝PechaKuchaBeijing論壇提供這樣的發生&發聲的場域,讓不同行業的創意人士一同交流。我會帶著藝術的故事陪伴更多人前行。"
鄧煒 Wei Deng
戲劇制作人
鄧煒現場分享了過去十幾年的戲劇作品,和一些品牌跨界合作等精彩案例,她表示,近幾年專注于"演藝新空間"這個細分領域,用"戲劇+"的方式和多樣化的空間做碰撞,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劇體驗,也通過戲劇推動文商旅的高度融合。
PKBJ策展團隊 :高人杰、鄭天賜、孟令達。我們期待下一場PechaKuchaBeijing“城市更新"主題論壇。歡迎更多的合作方加入聯合主辦和贊助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