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懂酒哥
從勾兌門到甜蜜素風波,從年份酒爭議到虛假宣傳,在“一本萬利”思想的驅使之下,各種形態的假酒層出不窮。
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4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24年全國消費者投訴量約在176萬件,同比增長32.62%。其中,煙、酒和飲料類投訴量共計23107件,同比增長36.49%,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領域之一。
假冒商標、以次充好、特供噱頭……3·15消費者權益日雖然已經過去了,但白酒行業的打假卻一直在路上。
315風暴中的白酒營銷
在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中,曝光了網絡虛假“手機抽獎”案例。消費者在網上申請開發票,提交發票信息之后,在沒有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頁面會自動出現跳轉,跳轉至大轉盤小游戲,進而引導消費者進行抽獎。
在這一營銷模式中,白酒推廣是其穩定多年的一項業務。被曝光的抽獎平臺中,一瓶標價數千元的“高端白酒”成為吸引用戶充值、刷禮物的誘餌。消費者花費數百元參與抽獎,最終獲得的卻可能是成本不足百元的劣質勾兌酒,甚至空有包裝的“三無產品”。
“凌酒師·一品天下”牌的醬香型白酒、“滴藏酒業有限公司”被曝利用互動廣告公司的廣告,以低價體驗獲取優質客戶,之后再對客戶進行二次開發,通過復購進一步盈利。
根據報道,當央視記者抽中一款“凌酒師·一品天下”牌的醬香型白酒。填寫個人信息之后,有銷售人員打電話稱,因為是參與活動免費領取了活動體驗名額,兩箱酒總價值是4700余元,記者在收到產品之后,只需要承擔一瓶酒的體驗費,共計398元。不過,該產品成本確實不高,據悉出廠價不到百元。
該事件為整個白酒行業敲響了警鐘,酒企應規范營銷手段,推動公司和行業健康發展。而在315之前,廣西賀州警方成功偵破一起重大制售假酒案件,涉案金額高達2億元,斬斷了一條集原料采購、勾兌灌裝、包裝設計、線下銷售的黑色產業鏈,也提醒消費者警惕低價名酒背后隱藏的陷阱。
居心不良的“特供酒”
在眾多假酒當中,“特供酒”成為了假酒體系中“打不死的小強”。
此前,上海警方披露了一起特大制售“特供”茅臺假酒案,犯罪團伙使用香精、色素勾兌酒液,灌裝制成假冒茅臺酒,并貼上自行印制的所謂“中央軍委辦公廳內招酒”“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服務局專用酒”等假冒標識,以數百元一瓶的價格銷售給經銷商,最終通過線下門店、電話推銷等渠道以1000-2000元不等的價格向本市及全國多地大肆銷售,涉案金額逾1.4億元。
事實上,早在2013年,國管局等5部門便聯合下發《關于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的通知》;同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通知,要求酒類企業不準生產標注有“特供”“專供”“專用”等字樣的白酒。2022年,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禁止銷售“軍”字號煙酒等商品的通告》,嚴禁線上線下銷售“軍”字號煙酒等商品。
2023年11月,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三大協會也聯合發布嚴禁制售“特供酒”自律公約,進一步規范酒類營銷行為,維護酒類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自去年3月起,市場監管總局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并于9月發布嚴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要求市場監管部門加大檢查力度,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除特供酒外,年份酒也是造假的重災區。市場上“窖藏”“年份”“原漿”“陳釀”等年份酒概念、標注層出不窮,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導致消費者難以區分年份酒的真偽。
直播間的“醉人陷阱”
“家人們!我們把價格打下來啦!今天直播間特價茅臺,只要998!”在線上銷售平臺里,“把價格打下來”的直播間數不勝數。但這樣利用“補貼”“破價”吸引下單的直播間,消費者收到的產品卻是無包裝、無法退貨的假貨。
在黑貓投訴平臺,涉及五糧液、洋河、汾酒、劍南春、瀘州老窖等知名品牌的投訴量均超過了百條。一些酒商為了吸引客流,不惜以低價名酒為誘餌,高舉“假一賠十”的旗號,販假售假。
據媒體報道,有不少消費者投訴,買了所謂的“特價名酒”,最后只拿到100元優惠券補償,維權無門。當消費者發現疑似假酒并申請賠償時,商家往往要求消費者提供指定鑒定機構的鑒定證明或品牌方出具的鑒定報告。一些店鋪甚至偽造品牌授權書,賣完就關店跑路,讓人防不勝防。
劍南春在2024年10月發布的《致劍南春消費者的告知書》中稱,多位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的產品來源不明或涉嫌假冒偽劣,相關店鋪向消費者提供的授權書系偽造;2024年11月,五糧液在其發布的《致五糧液消費者的告知書(二)》中披露,對線上平臺購買的148瓶產品進行鑒定,其中假冒產品有18款,占鑒定總數的比重為12%。
針對線上平臺銷售亂象,各大酒企紛紛采取措施應對。去年下半年,五糧液、劍南春等酒企紛紛開展打假行動,通過更新產品包裝、提升防偽技術以及公布官方授權電商店鋪名單等舉措,全力保障消費者權益。
線上電商平臺打破了白酒價格體系的信息差,但在透明化浪潮不可逆轉的今天,唯有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植入產業基因,中國白酒才能真正實現從價格輸出到價值輸出的歷史性跨越。如今,“明明白白喝酒”正成為行業的主旋律,這場由消費者主導的品質革命正在重塑白酒行業。如何推動中國白酒從“迷霧江湖”走向“陽光地帶”,是每一個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真正的陳釀不該是企業的秘密,而應是時間的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