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緬懷抗戰英烈,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3月17日,滕縣保衛戰87周年紀念活動在滕州市隆重舉行。滕縣保衛戰參戰將士后人及親屬、滕州市社會各界代表共計100余人參加了活動。
上午9時,在滕縣保衛戰遺址前,抗戰將士后人代表和我市社會各界群眾分別向先烈敬獻花籃、鞠躬行禮,追思先烈們英勇抗戰的光輝歷史,表達對英烈的深切懷念。
隨后,參加活動的人員前往滕州市烈士陵園舉行祭奠活動,在英烈園內,松柏常青、莊嚴肅穆。抗戰將士后人代表和棗莊市四川商會代表來到花籃前,認真整理花籃緞帶;接著,全體人員行三鞠躬禮,緩步繞行,瞻仰烈士紀念碑,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參戰將士后人紛紛手捧鮮花進行祭奠憑吊,并前往紀念館進行參觀。“感謝政府和滕州人民沒有忘記他們,當年的戰斗非常激烈,是他們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我們深切緬懷他們。”滕縣保衛戰將士后人激動地說道。
在國防科技教育城舉行了滕縣保衛戰史料捐贈儀式,川軍后人趙令蓉、王京,棗莊市紅色收藏委員會主席楊義平、魯南抗戰展覽館葛龍飛、棗莊市紅色收藏委員會副會長張永、滕州市墨子故里博物館館長李存建現場捐贈了滕縣保衛戰的相關史料,滕州市烈士陵園園長劉書貴接贈,滕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明殿向6位捐贈者頒發了捐贈證書。
據記載,滕縣保衛戰是川軍阻擊日軍第10步兵聯隊南下的一次防御戰,是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戰最光輝的序幕戰,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悲壯的戰役之一,民族英雄王銘章將軍在滕州英勇殉國。1937年底,日軍占領浦口和濟南后,開始由津浦路南北兩個方向合攻徐州,企圖打通津浦路,將南北兩個戰場連為一體,然后沿隴海路西進,利用中原平坦地勢,發揮其機械化部隊優勢,直撲平漢路,消滅鄭州、武漢間中國軍隊主力,一舉攻占武漢。滕縣、臨沂是徐州的兩個北大門。尤其是滕縣,南距徐州僅一百多公里,扼守津滬鐵路的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更成為雙方爭奪的戰略要點。滕縣保衛戰自1938年3月14日早晨開始,至18日上午止。王銘章率部堅守滕縣,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計約108小時。滕縣保衛戰,揭開了臺兒莊戰役的序幕,以巨大的犧牲阻滯了日軍精銳之師數萬人的南下,為第5戰區備戰臺兒莊會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為保衛徐州、鞏固武漢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時任第5戰區司令長官、臺兒莊戰役總指揮的李宗仁將軍指出:“滕縣一戰,川軍以寡敵眾,不惜重大犧牲,阻敵南下,達成戰斗任務,寫出了川軍抗戰史上最光榮之一頁。”“若無滕縣之苦戰,焉有臺兒莊之大捷?臺兒莊之戰果,實滕縣先烈所創成也!”
當天下午2:30分在滕州市退役軍人檔案館二樓會議室召開了滕縣保衛戰紀念館布展座談會,會議由政協副主席黃玉傳主持,滕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明殿,滕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姜傳東、滕州市委黨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強、滕州市烈士陵園園長劉書貴,滕州民革委員顧棟,川軍后人代表10余人及設計公司參加。
本次研討會進一步確定了滕縣保衛戰紀念館布展方案,根據川軍后人提出合理建議進行修改,使紀念館布展史料更加詳實,陳展更加切合歷史。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發展是最深的告慰,滕縣保衛戰精神,不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進入新時代新征程,都是推動我們事業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我們舉行滕縣保衛戰87周年紀念活動,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英雄的敬意,我們現在享受著和平幸福的生活,不能忘記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奮斗的先烈們,青山仍在、英雄萬古,讓我們再一次紀念。(楊仁成 攝影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