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7月27日電 題:從“能辦”到“好辦”“快辦”——江西聚焦企業需求持續推動“一件事”落地生效
新華社記者陳柱佐
兩年前,江西圖治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哲很難想到,曾經要跑七八趟才能辦好的企業遷入業務,現在只用跑一趟就辦好了。
江西圖治是一家企業管理和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公司,因為辦理業務需要,余哲隔三岔五就會光顧江西省瑞昌市行政審批局。記者見到余哲時,他剛給一位山東客戶辦完企業遷入業務,正坐在行政審批局企業服務中心的沙發上發消息告訴對方。
“前兩年辦業務不光需要到不同的部門去填表、交材料,有時還要到外地取回材料再來辦理,跑個七八趟才辦好是常有的事?!庇嗾苷f,自從有了“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只要提前準備好相關材料,跑一趟就能辦好。
為解決企業和群眾在辦事過程中來回跑、流程繁瑣、辦理時間長等問題,2024年,江西省全面開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以體制機制“減法”,做好政務服務“加法”,推動政府履職更加協同高效,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驗。
走進瑞昌市行政審批局企業服務中心,企業開辦區、增值服務區、工程審批區……6類業務區分布其中,各區域有專人提供政策指導和幫辦代辦服務。在此基礎上,還設置有一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覆蓋49個“一件事”場景,提供“網上辦,掌上辦,專人辦,跟蹤辦”服務,實現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對這樣的轉變,瑞昌一家藥店負責人邵玉珍感受頗深。“兩年前我到這里辦理業務,整棟樓上上下下跑依然‘找不著北’,要四處詢問好幾個人才能辦好?!鄙塾裾湔f,現在所有的業務都集中在三樓企業服務中心,而且每個柜臺提供的服務都有清晰的標識指引,“這次只用了半小時就辦好了同樣的業務”。
除了企業“最多跑一次”,瑞昌還打破傳統政務服務模式,將服務“窗口”前移至企業“門口”,通過“上門服務+現場審批”,實現“一次不跑”。
不久前,瑞昌銘遠家庭農場因經營調整需辦理法人變更,且需同步變更食品經營許可證,這件事可愁壞了農場負責人陳先生,“我只擅長搞農業,對材料填寫、電腦操作這些東西一點都不懂”。
了解清楚情況后,當地很快組建了由企業開辦、食品審批等多個窗口人員組成的“流動服務專班”,提前定制包含雙證變更的“個性化服務清單”,攜帶電子簽章設備、便攜電腦等“移動審批包”前往農場,變“企業跑窗口”為“窗口跑企業”,將原本需要耗時3個工作日的流程壓縮至3小時內辦結。
“我們將持續拓展‘上門服務+現場審批’模式,重點覆蓋農業合作社、園區企業等經營主體,以‘窗口到門口’的服務模式為支點,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升級?!比鸩行姓徟指本珠L徐旭說。
不只是瑞昌一地,在江西,通過流程再造、部門高效協同、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等,實現了“一件事”全省統一辦理標準和模式。
目前,江西49個“一件事”已全部上線運行,平均辦理時間從34個工作日壓減為11個工作日,辦理環節從10個壓減為2個,跑動次數從5次壓減為最多跑1次。49個“一件事”中,涉及企業的有22個,涉企“一件事”全流程網辦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