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想拆遷致富?難了!
很多人一直在期盼著拆遷,可這幾年政策一變,拆遷遙遙無期了…
城中村@小魚兒說:
“我們的老小區建了有20多年了,前幾年就聽說要拆遷,可是去年通知下來說不拆了,按改造流程走,這是說,以后拆遷無望了……”
自從城中村改造擴圍以來,人們對于老房子是拆是改,越來越關注了。
對此,住建部早就明確表態,2025年不會全面拆遷,很多預期要拆的,樓齡超過20年的房子,接下來將統一——采取“舊改”解決。
為啥?
畢竟政府也沒那么多預算,拆遷就會涉及到征地補償,這可是一筆天量資金。這兩年地方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拆遷這事就得從長計議。
所以,如果你當初買老小區賭的就是拆遷,以后就別指望拆遷致富了。
因為,2025年房地產領域基建目標主要以:建設保障房、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基建公共設施 為主,其中城中村改造也會涉及部分拆遷,但是占比也頂多20%。
.01
建設保障房
保障房主要包括: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
等于國家出錢建設保障房,主要也是為了滿足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
所以,以后的房地產市場,就會走“房地產雙軌制”路線:
有錢人買商品房,價格由市場定價;
保障性住房由國家控制價格,不讓市場亂定價,從而滿足中低收入以及新市民的居住需求。
.02
城中村改造
自從去年住建部明確城中村擴圍以后,各地也在快速完成改造目標,并且也有不少老房子面臨拆遷。只是如今想要實現拆遷致富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這次城中村改造,也明確不再搞推土機式拆遷,妄想大拆大建,不太可能了。
絕大多數地區依舊保持“微改造"模式,部分區域會列入拆遷計劃。
比如深圳桔子坑村,采取小尺度漸進式的更新改造,新建的優質設備設施改善了居住品質,重新改造空間場所,也能居民帶來更多休閑活動空間。
.03
“平急兩用"基建公共設施
所謂的平急兩用設施,說白了就是緊急情況時充當避難場所、救援場所等,緊急情況過去了,就繼續發揮商業價值。
比如疫情期間,廣州琶洲會展中心秒變方艙的操作,就讓全世界見識了什么叫“中國速度"。
.04
樓齡20年以上老房子怎么辦?
一、80%老房統一舊改
主要通過三方面實現:
①基礎類改造
修繕建建筑外立面,解決墻體滲水、脫落問題,優化水電、通訊等,保障居民的基礎居住條件以及居住安全。
如照明問題、加裝電梯、增加停車位、增加電動車等充電設施等等,以此來改善居民的生活需求,生活便利。
比如在小區周邊建設社會綜合服務設施,有養老院、托育中心、食堂、衛生服務站等等,以此來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質。
二、20%部分老房拆遷
①存在居住安全隱患的房子
如果城中村的老房子已經出現了主體結構嚴重損壞,地基下沉,墻體裂縫等等,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居住安全,只要鑒定符合危房標準,都會優先拆除。
②預制板樓房
預制板樓房雖然主體結構并沒有嚴重損壞,但它的隔音隔熱,抗震性能更差,這種房子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逐步拆除。
③違規建筑面臨拆除
城中村改造推進過程中,如果有發現老房子存在違規建筑,比如業主在公共區域違建儲物間等等,必然要面臨拆除。而且這種拆遷一般為不可能有補償。
至于安置方式,每個地區給到的標準不一樣,但可以肯定一點,一夜致富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
比如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的公告顯示,成都高新區中和街道迎來城中村拆遷。據說有6000戶納入本次拆遷計劃。
具體的征收的賠付標準:
如果選擇貨幣化安置,住宅根據面積大小賠償約為2-2.3萬/㎡,商鋪基本是統一價,賠償約5萬/㎡。
如果選擇房源安置,住宅則是1:1.6的標準進行住房補償。
總體來說,現階段的拆遷補償雖然無法實現致富機會,但也能徹徹底底解決居住安全難題。
文末結語:
2025年開始,雖然還有零星的拆遷,但拆遷致富一去不復返了。
而且,從政策走向來看,國家是鐵了心了不會大拆大建了,舊改才是老小區的未來,這一點,老房業主們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