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小編將每日為您帶來精彩內容,希望您不要錯過哦~
初中生用打火機點燃奶茶店,起火后還不慌不忙表示:又不用我賠。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這件事里是不是有什么不為人知的內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事情經過
據椒點視頻3月15日援引深圳廣電的報道,廣東韶關的一家奶茶店里的一段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從視頻里可以看到,這件事發生在3月8日下午3點左右,奶茶店內一白衣女子坐在沙發上,與站在一旁的黑衣女子正在聊天。
白衣女子坐在沙發上,背后是一面隔斷墻。透過墻上的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另一側坐著兩個年輕人。
沒過多久,穿白上衣的年輕人手中拿著的物品突然竄出了火苗。隨著火勢迅速變大,他猛地一甩手,將燃燒的物品扔了出去。
火苗迅速引燃了店內的裝飾物,火勢迅速蔓延,越燒越猛。然而,兩個年輕人看到火勢變大后,并沒有第一時間去滅火,而是不慌不忙地離開座位,徑直走出了監控畫面。
大約30秒后,火勢變得更加猛烈。隔斷墻后的白衣女子也察覺到了異常,她立刻站起身,跑到另一邊查看情況。
由于火勢蔓延極快,燃燒產生的濃煙迅速充斥了整個奶茶店,現場瞬間被煙霧籠罩。
事后,奶茶店老板回憶道,著火后,男孩慢悠悠地找到他,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店里著火了。”
老板追問起火原因,男孩坦然承認是自己在店里玩打火機引發了火災。更令人震驚的是,男孩對此毫不在意,甚至表示:“著火也沒什么,反正我父母會賺錢解決。”
根據消防部門出具的火災責任認定書,這場火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15萬元。目前,老板仍在與男孩的父母協商具體的賠償事宜。
網友們的看法
有不少網友表示,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初衷應該是保護那些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而不是為犯罪的未成年人提供庇護。
還有一些網友認為,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直接經濟損失、停業損失、預期營業收入以及店員工資,這些加起來怎么可能只有15萬?
另一些網友稱,到現在,我沒看到一個受傷害的孩子真正被保護,反倒是那些犯罪的未成年人,不管是殺人、霸凌還是混社會的,好像都被護著。
還有網友表示,縱火肯定是犯罪,但公共空間的裝飾物至少得是阻燃的。先抓縱火的人,再追究商家的責任,這是兩碼事,各算各的。
這件事讓人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說,是該怪這個初中生沒有安全意識,還是該怪家長沒教育好?其實,問題可能比我們想的更復雜。
從初中生的行為來看,縱火是非常危險的事,而且是犯罪。不管年齡多大,只要縱火就是違法。
雖然他還是個未成年人,可能心智還不成熟,但在學校應該學過防火知識,應該知道這種行為會危害公共安全。然而,他卻覺得“沒什么,父母賠錢就行”。
這種態度讓人很無語,也讓人擔心。更讓人心驚的是,他可能覺得“賠錢”就能解決問題,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引發更大的災難,甚至危及他人生命。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能說出這種話,說明家長在教育上出了問題。
家長除了給孩子提供吃穿,更應該教他們什么是對錯,什么是責任。但這位家長似乎用“賠錢”代替了教育,可能還讓孩子覺得“闖禍了也沒事,反正有爸媽兜底”。
這種做法不僅讓孩子不把法律當回事,還可能讓他們變得自私,不在乎別人的感受。長此以往,孩子可能會越來越肆無忌憚,甚至走上更嚴重的犯罪道路。
從社會層面來看,這幾年未成年人犯罪的事越來越多,很多犯罪的孩子明知道自己未成年,犯法也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這讓未成年人保護法好像成了他們的“護身符”,反而讓受害者得不到保護。比如,校園霸凌、盜竊、甚至暴力傷害的事件屢見不鮮,但很多案件最終都不了了之。
所以,很多人呼吁法律應該完善,真正保護那些受傷害的孩子,而不是給違法的人開脫。
這件事的解決辦法應該是讓司法機關介入,搞清楚縱火的原因,并讓專業機構對這孩子進行教育和干預。
賠錢不能解決問題,只有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才能避免他以后再犯。同時,家長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再用“賠錢”來掩蓋問題。
學校和社會也應該加強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讓他們從小就知道什么是對錯,什么是底線。
總之,這件事暴露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法律監管的不足。只有家長、學校和社會一起努力,才能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不讓他們走上違法的路。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關注”我,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