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值春耕備耕、農業生產的關鍵時節,我區以穩糧保供、增產增收為主線,確保抓緊抓實春耕備耕各項工作任務,立足“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目標,全力奏響春耕備耕“奮進曲”。
農資質優
田野奏響“綠色進行曲”
一帶山田春風暖,田野奏響春耕“綠色進行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綠色、有機、優質農產品不斷涌現……近年來,我區加大創建糧食綠色高質高效豐產片,不斷轉變生產方式,持續推進農業綠色轉型,促進提質增效,讓沃野“長”出高質量。
眼下,金東大大小小的農資店都備足物料,助力春耕。
走進澧浦鎮一粟農資店,各類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備貨充足。一袋袋化肥擺放得整整齊齊,種子分類存放,上面貼著醒目的標簽。
該農資店負責人洪秀明正忙碌地指揮著工人裝卸貨物。“這批有機肥氮磷鉀含量均衡,還添加了枯草芽孢桿菌,能有效改良土壤結構。”洪秀明手持掃碼槍逐一錄入農資追溯系統,忙得不亦樂乎,“農戶一般都是早上六七點來采買,即買即用。我們提前跟廠家聯系好了,加大了進貨量,確保農資供應不斷檔。”
“隨著種植觀念的轉變,農戶們挑選化肥的標準也發生了變化,以前農民選購時,一看價格、二看效果,現在不一樣了,價格不再是農民心中的首選,質量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指標。”洪秀明告訴記者,隨著天氣回暖,耕種好時節的到來,化肥銷售即將進入旺季。
“果樹受凍配點什么藥比較好?”“多大的面積,受凍程度怎么樣?”金華東籬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里,總經理聶林為前來購買農資的果農支招。據了解,聶林所在的東籬農業公司承擔了金東部分糧食大戶的農資,目前已備好化肥、農藥等物料,隨時可應對銷售高峰期。
“今年苗情基礎和長勢略好于去年。據統計,當前全區農資儲備量達6500噸,種子25萬斤,農資儲備量足價穩,春耕備耕勞動力充足,全力打好2025年糧食生產‘第一仗’。”區農業資產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吳根祿表示。
為了確保農資質量,區農業農村局聯合區市場監管加大了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有效保障了農資市場的規范有序,讓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肥、放心藥,為春耕備耕吃下了“定心丸”。
此外,我區以糧食生產為基石,全力推動糧食功能區儲備區建設,不僅與中國水稻所、市農科院等合作開展新品種展示試驗示范等,進一步推進良種良法良技等相配套,鼓勵科學種糧、種好糧,還將在高標準農田領域推出“保險+服務”的建設管護全周期服務方案,減輕人為因素和自然災害帶來的不良影響,為工程建設期間以及建成后的全周期風險開展服務,全面提升高標準農田的管護質效和覆蓋率,保障高標準農田長期有效使用,推動“建管合一”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
機器運轉
春耕備耕跑出“加速度”
春日勝黃金。應時而作,我區各地農機護航春耕農業生產,春耕備耕不僅跑出“加速度”,也越來越有“科技范兒”。
3月7日早晨,塘雅鎮萬畝良田區塊已鋪展開深淺不一的褐色。6臺拖拉機沿著田埂勻速推進,犁鏵翻開新泥,泥土特有的芬芳彌漫在空氣中。農機手們隔著車窗互相打手勢,保持著十米間距,機器有條不紊地穿梭前行,彼此間配合默契,劃出一道道筆直而規整的線條。
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機械化整地效率是人工的數倍,一臺機器一天能完成幾十畝田地作業。過去五六個人要干一天的活兒,現在一臺機器幾小時就搞定。更為輕松的種植方式,也讓農戶們喜笑顏開。“目前,區里配備了大型拖拉機、旋耕機、插秧機、無人植保機等機械設備。”區農業機械服務站站長陳穎華如數家珍地介紹各類農業生產機械。
“嗡嗡嗡”伴隨著螺旋槳的嗡鳴聲,無人機盤旋在廣袤沃野。“00后”飛手劉錦正操作著面前的電腦,設置好路線后,無人機將會飛上高空自動捕捉影像,可實現優于5厘米的精度,連樹上的枝條都清晰可見。
無人機在前方采集數據,傳輸到后臺系統后,圖片將被“一圖多用”,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在金華浙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一張圖片可以用來做農資儲備分析、作物種植規劃等。“我從2023年開始從事飛手工作,今年明顯更忙碌了,大家的需求越來越多,基本每天都要飛。”劉錦介紹,無人機目前大約1小時就能飛一萬畝地,效率也在不斷提升。技術成了“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肥料”,實實在在地改變了農民們的生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為了提高春耕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區農業農村局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組織農機手開展技術培訓,確保他們能夠熟練操作各類農機具。
同時,我區還設立了農機維修服務點,及時為農機手提供維修保養服務,保障農機具正常運行。在農機庫棚,記者看到技術人員正在檢修即將投入使用的大型拖拉機。“今年春耕備耕期間預計投入大型拖拉機38臺,配套機械80余臺,機械化作業成為春耕生產的主力軍。”陳穎華說。
據統計,今年我區早稻意向種植面積達1.8萬畝,同比增加24%。
起好春耕備耕“步”,開好豐產增收“局”。在春耕備耕工作中,我區通過技術保障、優質農資、機器化作業等多方面的努力,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農民們充滿希望的眼神中,從田間地頭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中,仿佛看到了夏收時節那一片片金黃的麥浪,那是豐收的希望,也是金東“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作者丨王超亞 廖怡晴/文 陳奕諾 李方政/攝 來源丨金東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