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痢疾作為養羊業中極具威脅的疫病,常常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患病羔羊的高死亡率不僅影響羊群規模的擴充,還打亂了養殖計劃的有序推進。因此,探尋有效的預防措施刻不容緩。
一、加強飼養管理
母羊飼養:懷孕母羊要給予充足的營養,保證飼料的多樣性和質量,使母羊膘情良好,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增強羔羊的抵抗力。同時,要注意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可在飼料中適量添加骨粉、食鹽、多維素等。
羔羊護理:羔羊出生后要讓其盡快吃上初乳,初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能增強羔羊的免疫力。保持羊舍溫度適宜,特別是在寒冷季節,要做好保暖措施,防止羔羊受凍。可在羊舍內鋪墊干草,避免羔羊直接躺在冰冷的地面上。
山羊痢疾我們可以用畜小牧的:腹瀉太保針,它對豬牛羊黃白痢疾、大腸桿菌、腸炎腹瀉、沙門氏菌等效果非常好!
二、疫苗接種
正確選擇疫苗:目前常用的山羊痢疾疫苗有羊快疫、猝疽、腸毒血癥、羔羊痢疾四聯苗等。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質量可靠的疫苗,并根據當地的疫病流行情況和羊只的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疫苗進行接種。
規范接種操作:嚴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說明進行接種,包括接種途徑、劑量、時間等。一般來說,母羊在產前 20 - 30 天接種疫苗,羔羊在出生后 10 - 15 天進行首次接種,30 - 40 天后再加強免疫一次。
三、衛生消毒和疫病監測與隔離
羊舍清潔:保持羊舍清潔干燥,定期清掃糞便和雜物,并及時運出羊舍,進行無害化處理。可采用堆積發酵的方法,使糞便中的病原體在高溫下被殺滅。
消毒措施:每周至少對羊舍、用具等進行一次消毒。常用的消毒藥物有氫氧化鈉、過氧乙酸、碘伏等。消毒時要注意藥物的濃度和作用時間,確保消毒效果。在疫病高發期,要增加消毒次數。
定期監測:定期對羊群進行疫病監測,可采集血液、糞便等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及時了解羊群的抗體水平和疫病感染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如加強免疫、調整飼養管理等。
隔離病羊:一旦發現病羊,要立即將其隔離治療,防止疫病傳播。對病死羊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隨意丟棄或出售。可采用焚燒或深埋的方法,深埋時要選擇遠離水源和居民區的地方,深度不低于 2 米。
總之,只有從飼養的每一個環節入手,重視疫苗接種,強化衛生管理以及做好疫病監測,才能真正為羊群筑牢抵御山羊痢疾的防線,確保養羊業健康、穩定地發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