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碰瓷”名牌,是名牌企業之殤。
在流量至上的時代,一些自媒體為快速獲取關注與流量,不惜采用“碰瓷名牌”的惡劣手段。他們有的精心策劃、炮制一些與名牌企業相關的話題或事件;有的自媒體則會惡意解讀名牌企業的商業決策或營銷策略,比如,名牌企業進行正常的價格調整,卻被自媒體歪曲為 “割消費者韭菜”“哄抬物價”,從而引導輿論對企業進行批評和指責;有的編造與名牌企業相關的有爭議的負面消息,或是惡意對比,誤導公眾認知。
這種行為對名牌企業形象造成極大損害。消費者看到這類吸睛內容,很容易先入為主,對企業產生負面印象,即便后續澄清,也難消疑慮。名牌信譽受損直接沖擊企業經營,銷量下滑、合作受阻等難題接踵而至,苦心經營的品牌價值被嚴重削弱。
當名牌企業面對這些自媒體碰瓷行為時,會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若企業選擇反擊,卻可能正中這些自媒體的下懷,會讓更多人關注到相關話題,自媒體借此獲得了更高的曝光度,達到了其借名牌出名的目的,如同 “大炮打蚊子”,企業付出較大代價卻難以有效遏制自媒體的不良行為。
而如果企業選擇不反擊,默默忍受,那么自媒體發布的虛假或負面信息就會持續傳播,導致名牌企業的信譽受到嚴重損害。
那么,遇到自媒體“蹭流量”“抹黑”的行為,名牌企業該怎么辦?名牌企業應遵循以下六原則——
原則一、建立快速響應機制
啟動應急預案?:通過專業輿情監測工具(如識微、鷹眼等)實時追蹤信息擴散范圍,確保負面報道出現后30分鐘內完成內部預警。
跨部門協同作戰?:由公關部牽頭,聯合法務、業務、客服部門組成應急小組,在2小時內通過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初步聲明,搶占輿論先機。
忌諱:冷處理,漠然視之。年上繳稅金8億的三株這個“巨無霸”正值鼎盛之際,湖南一小報拿負面消息索要三株廣告費,三株覺得自己的產品很牛,不予理會。之后,小報便發文《8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老漢》,點燃了三株走向沒落的導火索。
原則二、查清事實與根源分析
溯源調查?:通過技術手段定位信息發布源頭,分析是否為惡意抹黑、用戶真實投訴或行業競爭行為。
示例:某食品品牌曾通過IP追蹤發現負面報道源頭為競爭對手雇傭的水軍賬號,隨即提交司法證據鏈。
內外部交叉驗證?:對報道中涉及的產品質量、服務流程、企業信譽等核心問題,48小時內完成內部自查并邀請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報告。
忌諱:不做調查,匆忙應對。
原則三、采取透明化溝通策略
若存在問題,?分階段信息披露?
第一階段:發布「已知悉問題并啟動調查」的簡短聲明;
第二階段:72小時內通過直播、圖文報告等形式公布調查進展;
第三階段:在事件解決后發布完整復盤報告,包含改進措施。
高層直面輿論?:CEO或品牌負責人親自出鏡回應,如攜程梁建章在親子園事件中通過短視頻道歉,使輿情熱度下降40%。
忌諱:有問題,硬捂著。
原則四、主動引導輿論方向
正向內容矩陣壓制
聯合行業KOL發布產品實測、工廠探訪等原創內容,通過SEO優化使正面信息占據搜索引擎前3頁;
在小紅書、抖音、頭條號、視頻號、公眾號、網易號等平臺實施「千評計劃」,用真實用戶好評覆蓋負面聲量。
技術性降權處理?:對惡意造謠內容,通過平臺投訴通道結合技術手段(如降低關鍵詞匹配度)使其搜索排名下沉。
負面報道出來之后,可以用高質量的正面軟文壓制,能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對品牌企業產生一個好的印象,進而擴大傳播讓更多的人知道,以及讓更多的人了解品牌企業文化,增加品牌知名度,提升企業認可度。
門戶媒體(人民日報/企業家日報/鳳凰/中國日報/環球網這種綜合門戶)+行業類垂直媒體(例如酒行業的,選擇如:微酒云酒傳媒酒業家華夏酒報等這種垂直媒體來進行投放)+自媒體投放(如:抖音/網易號/視頻號/百家號/今日頭條等)。
忌諱:用金錢和物質收買碰瓷的自媒體。
原則五、依靠法律手段與平臺協作
固化電子證據?:通過區塊鏈存證、時間戳認證等方式保存原始頁面、傳播路徑等數據;
分級維權策略
對普通用戶誤解:通過平臺內私信溝通達成和解并刪除內容;
對職業黑公關:聯合行業協會發起集體訴訟。
忌諱:運用非法律手段維權。一刀切地采用對抗性維權
對傳播量5000以下的報道,須通過電子存證平臺固定證據后,向發布者發送《事實澄清告知書》而非律師函,(如果是非實質性的負面報道,可以冷處理。)規避對方借“大企業欺壓小媒體”炒作。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對于惡意抹黑的信息,收集證據,通過法律途徑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如發律師函,要求刪除不實內容、公開賠禮道歉,必要時提起民事訴訟,才能有效震懾潛在造謠者,降低不實信息再次出現的風險。
原則六、建設長效機制
輿情預警體系?:建立「紅/黃/藍」三級預警模型,每月生成自媒體風險評估報告;
品牌韌性測試?:每季度開展模擬輿情攻防演練,重點培訓新媒體運營團隊的危機話術能力。
忌諱: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通過上述組合策略,頭部品牌如蘋果、華為等在近年危機事件中平均將輿情消退周期從14天縮短至5天,且后續品牌好感度恢復至事件前水平的93%。關鍵的成功要素是在于將危機應對轉化為展現企業責任感的機遇窗口。用科學的系統性防御替代被動回應,將輿論戰場主動權牢牢掌控在品牌企業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