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買菜的時候,順路去了表姐家做客,她家5歲的兒子果果簡直像裝了電動馬達一樣,前一秒還在拼樂高,后一秒突然蹦起來模仿奧特曼發射光波,飯還沒扒兩口呢,就跑去門口看螞蟻搬家。表姐忍不住嘆氣,“這神獸一刻也坐不住,到時上學不知怎么辦?”
其實不用慌,當你清楚孩子每個年齡段的注意力特點,就會安心很多。
剛出生的寶寶的小腦瓜就像剛開機的電腦,系統還在瘋狂更新。3歲前,他的注意力就像手電筒里的光,一閃一閃的,寶寶只會被新鮮事物瞬間點亮——媽媽的臉突然出現?哇!勺子掉地上?換個尿布都能被天花板的燈吸引走——注意力持續時間≈你拆快遞的速度,頂多3-5分鐘。
3-6歲,注意力升級為“點讀機模式”,娃兒終于能主動關注一件事了,但是總卡帶。這時前額葉開始建起“信號燈”,但神經髓鞘(信息高速公路的柏油路面)還沒鋪好,大腦信使像極了剛送外賣的新手,經常跑錯地兒。所以,孩子能專心玩10分鐘的玩具,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6-12歲,孩子的大腦終于裝上路由器且連上WiFi了,但是信號不穩定,比如寫作業時聽到窗外知了叫,注意力立馬就被蟬鳴吸引,開始走神。
說白了,大腦硬件還在發育當中,與其怪孩子“坐不住”,不如看看他們碗里缺了啥——下面這4類食物,專治各種注意力“漂移”!
1.低GI食物
眾所周知,大腦的唯一能量來源是葡萄糖,但是它的胃口特別挑,那些能讓能量“細水長流”的食物,才討得它的歡心。而低升糖指數(GI)食物,消化慢,可以緩慢釋放糖分,給大腦勻速且穩定地“充電”。所以,若想孩子坐得住,就得多吃這類食物。
比如早餐把白粥換成雜糧粥,再加個水煮蛋,煮飯時在白米里加些雜糧雜豆下去, 血糖平穩得像老司機開車,大腦能持續獲得能量,自然坐得住。
2.深海魚
深海魚里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尤其是DHA這種腦黃金。它就像給腦細胞穿上了滑板鞋——神經信號在細胞之間“唰唰”地來回穿梭,孩子背古詩記單詞時,大腦信使就像在群里瘋狂發消息,而DHA能讓每條消息準確無誤地立即送達。
研究發現,長期吃夠DHA的孩子,面對挫折時,杏仁核激活程度更低,前額葉卻能更快上線,這類似于把“啊啊啊要炸了”的模式,切換成“讓我想想怎么辦”。孩子情緒穩定,不煩躁,自然就能靜下心來玩耍和學習。
每周吃2-3次巴掌大的深海魚,或蒸或煎或把魚肉剁碎包進餃子餡里,不知不覺就把專注力喂出來了。如果買不到新鮮的,像小銀魚干、沙丁魚罐頭也是不錯的。
3.堅果
杏仁、核桃、南瓜籽等堅果富含鋅和鎂,能按住那些亂竄的神經信號,而且堅果本身飽腹感強,消化也慢,能夠幫娃很好地保持精力,提升注意力。
吃杏仁時,若和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一起搭配,效果更加好。最妙的是,堅果時的“咔嚓咔嚓”聲,自帶解壓效果,煩躁值直接減半。
再說了,咀嚼本身是一種有節奏的微運動,能夠提高大腦的血流量,改善注意力和記憶力。
看來,每天吼娃100遍,還不如給娃每天吃一把混合堅果呢,吃了長身體,還“長腦子”。
來,美媽送你一套好吃又抗躁的“鋅鎂雙全的堅果清單”:南瓜籽、杏仁、腰果、巴西堅果、核桃、榛子、松子、開心果、葵花籽和亞麻籽。
4.彩虹果蔬
你知道為什么營養師總強調多吃像藍莓、草莓、彩椒這些深色果蔬嗎?因為它們含有很多花青素和維生素C。
空氣污染、看電子屏幕,孩子的大腦都需要對抗大量的自由基。而這些果蔬里的抗氧化劑就像給腦神經穿上了防護服,能很好地保護大腦,尤其是前額葉——就是負責讓娃“忍住別動”的腦區。
偷偷告訴你:顏色越艷的果蔬,抗氧化值越高!現在,你知道怎么豐富孩子的餐盤了吧!孩子愛喝飲料?那我們也可以用紫甘藍+藍莓+酸奶DIY成一杯奶昔,娃兒吃完又想吃。
養娃就像玩養成游戲,與其干著急,不如學會給它偷偷加buff。低GI食物打底,深海魚鋪路,堅果填縫,果蔬收尾——這套組合拳下來,再坐不住的小神獸,也能慢慢安靜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