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作出“一取消三不再”決定,贏得系統內外普遍好評。基層檢察院是檢察工作的基礎基石,“一取消三不再”給基層檢察院帶來了什么變化?基層檢察辦案、檢察管理怎么干?遇到了什么新問題?帶著諸多疑問,近日,記者走進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檢察院探訪。
武進區檢察院共有員額檢察官40名,年均辦案量3500件左右。辦案任務重、壓力大,案多人少的矛盾一直較為突出。
“‘一取消三不再’決策發布后,辦案更‘純粹’了!”面對記者的問題,武進區檢察院普通刑事犯罪檢察部門員額檢察官周朝花直截了當地說。她介紹說,該部全年人均辦案量近200余件。過去,檢察官要把大量精力耗費在應對不捕率、量刑建議采納率、認罪認罰從寬適用等各種考核數據。“如果反復勸說嫌疑人促成認罪認罰甚至‘討價還價’,很可能導致類案處理差異化,進而影響司法公正。”她舉例說,最近辦理的一起盜竊案的犯罪嫌疑人辯稱并未偷其中一筆價值300元的財物。由于這一情節不影響定罪量刑,如果單純追求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和直訴案件審結率,檢察官可以選擇忽略這一細節,在促成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后再補充完善相關證據。而現在,檢察官依法對該案事實進行了補充偵查,確保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犯罪嫌疑人也很快簽訂了認罪認罰具結書。“這種變化正是‘一取消三不再’帶來的積極效果,讓我們能夠更加專注于案件本身,更好實現公平正義。”
該院民事行政檢察部負責人鄭鴻璋非常認同“一取消三不再”。他說,民事行政檢察法律依據龐雜、案件類型眾多,更需要檢察官集中精力提升自身業務能力。他正在辦理一起“質疑法院訴訟費究竟應該按件,還是按標的價值比例來收取”的申請監督案件。“兩者金額差距很大,沒有案例可參考。”現在沒有“數據壓力”,鄭鴻璋更愿意應對這類“新”案件的挑戰,深入研究相關法律法規,真正踐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過去是簡單地通過數據排名進行業務評價,現在要對辦案全過程立體畫像、科學評查。”武進區檢察院案件管理部主任金麗娜對“一取消三不再”前后的變化感受更深,從評價案件“對不對”到“好不好”,需要建立一套更為科學精準的案件管理體系。金麗娜介紹,案件管理部門目前正按照最高檢印發的《人民檢察院案件質量檢查與評查工作規定(試行)》的要求,探索由不同主體、在不同層級,采用不同方式,各有側重地開展案件評查,比如嘗試引入AI系統,對簡單案件的法律文書、案件質量等進行評查,提高工作效率;針對復雜疑難案件,在全院各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建案件評查小組,對重點案件類型、重點辦案領域、重要業務態勢分析研判,從中發現典型問題、前瞻性問題、趨勢性問題,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最高檢出臺‘一取消三不再’決策,切實為基層減負,促使我們把主要精力從以往關注數據指標、考核排名回歸到案件質量把控、做實‘三個管理’上。”常州市武進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娟介紹,為進一步深化落實最高檢和江蘇省檢察院關于一體優化“三個管理”相關規定,該院已從定期召開檢察業務質效研判會議、建立辦案質量通報約談機制等方面入手,貫通推進檢察業務管理、案件管理、質量管理,以高水平管理促進和保障“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在基層落地落實。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作者:盧志堅 夏丹
編輯:劉子昌 張雪瑩 劉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