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如何找到想做的事》作者:八木仁平
2025年第14本書
如果能找到發揮自己能量的地方,你的人生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論你是何種身份,只要你還在“找自己”的道路上苦苦跋涉,你就需要這本書
阻礙你找到想做的事的“五大誤區
在解釋“自我認知法”之前,我們首先要破除與尋找“想做的事”有關的誤區。
如果一直陷入這“5種誤區”,即使努力尋找“想做的事”,最終也會一無所獲。
誤區1:必須是能堅持一生的事
最危險的是沒有任何“想做的事”,茫然空虛地生活。
如果你有“想找到能堅持一生的事”這樣的想法,起點便是找到“現在最想做的事”。
誤區2:找到想做的事時會有命中注定的感覺
即使找到了想做的事,一開始也只是處在感興趣的階段。只要開始做,做的多之后,才會慢慢覺得這是我想做的事。
尋找“命中注定”想做的事也是浪費時間。通過培養自己心中小小的興趣,想辦法使眼前的工作變得有趣,就會探索出“想做的事”。
誤區3:必須是對別人有益的事
不管“想做的事”是什么,只要是你感興趣的,一定有人也感興趣。通過接近這些人,“想做的事”一定會變成工作(生意)。
興趣能變成工作是因為有人在其中感受到價值,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最終也會“對別人有益”。
誤區4:為了找到喜歡做的事,必須要做各種嘗試
這個誤區我不是很認同,作者認為了解自己才能找到想做的事。
需要明確自己的“選擇標準”。選擇標準只存在于自己內心,所以為了明確選擇標準,我們需要先了解自己。不管如何向外探尋,都只會被太多的選項壓制,行動也會變得遲緩。
誤區5:喜歡的事情,不能變成工作
在考慮“想做的事”這一階段,不用考慮能否實現它,因為一定已經有人在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雖然不能抄襲別人做的事,但如果是實現手段,不管多少都可以模仿。
想做的事在自己心中,實現手段在社會中。
快速找到自己想做的事的公式
為了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你需要有三個要素。只要明確這三個要素,誰都能得到熱愛工作的方法。
三大支柱分別是:
1.喜歡的事
2.擅長的事
3.重要的事
將這三個要素進行交叉組合,會產生兩個公式
1公式1:喜歡的事x擅長的事=想做的事
很多人都認為“喜歡的事=想做的事”,但這其實還沒理解得很徹底?!跋胱龅氖隆笔怯蒙瞄L的方法做“喜歡的事”。那么,為了理解“想做的事”的定義,要先定義“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
喜歡的事”指向“自己有熱情的領域”,比如心理學、環境問題、時尚、醫療、機器人、設計等。對考慮就業和跳槽的人來說,解釋成“行業”可能更容易理解。能讓你一直有熱情的事情。
什么是喜歡的事”(熱情),都有哪些特征:
·感到有興趣,并想進一步了解
·只要做與之相關的事就覺得很有趣,會想“這真的可以成為我的職業嗎?”
·“為什么?”“怎么辦?”諸如此類的問題不斷涌現(例如:為什么機器人會動?)
感興趣、想做與之相關的事、能激發出自己熱情的“領域”被稱為喜歡的事。
“擅長的事”是指“自然而然就比別人做得好,做起來不覺得痛苦,令人心情舒暢的事”。
因為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事,所以被稱為“才能”(也會被稱為“特性”或“性格”)。例如,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與人競爭、學習、收集信息、深入思考、分析等。
“擅長的事”(才能)的特征:
·做的時候很開心
·不刻意努力也能無意識地做好
·因為沒有壓力所以容易投入
·做的時候感覺是在做自己
·即使不是工作,平時也很自然地在做
·會覺得別人“為什么這樣的事都做不到”
當然,和“喜歡的事”一樣,做“擅長的事”也很令人開心。
經常和“擅長的事”混淆的是“技能和知識”。兩者看起來很相似,但完全不同
“擅長的事”可以指“能估測風險”“能重視別人的感受”“能對一件事進行深入思考”等。而“技能和知識”可以指“會說英語”“會編程”“會網絡營銷”等。
兩者通常都被稱為“擅長的事”,但它們有兩點是完全不同的。第一,“擅長的事”是天生就會的,而“技能和知識”是后天學習掌握的。第二,只要學會使用“擅長的事”,就能應用到任何工作中,而“技能和知識”只能在特定的工作中使用。
兩者中更重要的是“擅長的事”。因為它可以在任何工作中使用,一旦掌握了使用方法,不管時代怎么變化,都可以作為自己的武器靈活使用。
與此相反,“技能和知識”雖然也是必要的,但它會隨著時代變化而過時。
技能和知識是為了實現自己想做的事的手段。如果以使用技能為目的,人生當然會變得無趣。
被技能和知識束縛,會變得越來越不自由。
發掘自己擅長的事(才能),會變得越來越自由。
到底什么才是“想做的事”
“想做的事”是用擅長的方式做“喜歡的事”
2公式2:喜歡的事x擅長的事x重要的事=真正想做的事
工作方法也只有具備三個要素時才能說這是“真正想做的事”
最后一個要素是“重要的事”。很多人可能更習慣稱其為“價值觀”。
在做“想做的事”的時候,“重要的事”也能被滿足的狀態才是“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明確了“重要的事”(價值觀),自然就能找到工作目的。
面向內在時,“重要的事”就決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面向他人或社會等外在時,“重要的事”就決定了工作目的。
為了從事有價值的工作,首先要明確“價值觀”。
想做的事=做什么?
重要的事(價值觀)=為什么做(人生目的)?
工作目的=想與周圍的人構建怎樣的關系,想處在怎樣的環境中?
將三個要素組合起來,就能找到“真正想做的事”。
在讀這部分時候,思考一下自己的選擇,自媒體就是我喜歡做的事之一。比如我喜歡閱讀,很擅長總結和思考,然后通過網絡進行分享,同時學習能力也很強,并且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來工作和生活。而自媒體對我來說,就同時包括了這三點。
在“就職和跳槽”時戰無不勝的原因
詢問自己如下問題的時候,你能基于明確的依據來回答。
·喜歡的事→為什么選擇這個行業呢
·擅長的事→怎么在這份工作中取得成果
·重要的事→為什么選擇這家公司
找到真正價值觀的五個方法
1五個問題,找到自己擅長的事
以下5個步驟可以幫你尋找真正的價值觀。
1.回答5個問題,找出價值觀關鍵詞。
·問題1:你尊敬的人、尊敬的朋友、喜歡的角色分別是誰?你尊敬或喜歡他們哪些地方?
·問題2:在小時候和青春期階段的事情或經歷,對現在的你影響最大的是什么?對你的價值觀造成了什么影響?
·問題3:你覺得現在的社會有什么不足?
·問題4:問一下周圍的人:“你覺得我在人生中比較看重什么?”
·問題5:“培養孩子,或者給別人建議時你最想告訴他們的是什么?最不想告訴他們的是什么?”
2.形成價值觀思維導圖。
回答完問題后你會收集到自己的價值觀關鍵詞。接下來,把像價值觀關鍵詞的詞語整合一下吧。如果價值觀關鍵詞少于15個,建議再多回答一些問題清單中的問題。關鍵詞越多,梳理的時候就越容易明確自己的價值觀。
請先把價值觀關鍵詞全部寫出來,接下來把對自己來說含義相近的關鍵詞分成一組,每組4~6個。分好之后請思考一下能概括這幾組詞語的價值觀關鍵詞。
將相似的關鍵詞概括起來,你就會發現“這可能是我的價值觀!”。
3.從“以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轉變為“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
最好不要把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作為價值觀。
比如說“想受人尊敬”的價值觀。能否受人尊敬是你無法控制的,雖然可以做受人尊敬的行為,但是能否得到尊敬要看對方。除此之外,“想暴富”的價值觀也是如此。付錢的是客戶,這一行為當然也不受你的控制。
是問問自己“賺到錢之后想做什么?”,即找到比有錢更想得到的東西。比如說,我曾經的價值觀是“想出名”。經過一番思考,我發現有錢后想得到的是“好奇心”。“好奇心”便成了我的價值觀。
·為什么想出名?→因為想被別人追捧
·為什么想被追捧?→為了認可自己的存在
·如果被認可的話想做什么?→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想按照自己的好奇心生活
·如果不出名就無法做到嗎?→可以做到
因為能否出名這件事自己無法控制,所以這是以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但是跟隨自己的好奇心生活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我并不是說要放棄成為有錢人或放棄出名。只是不能忽略其背后的真正目的。
實際上,越是追求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就越容易實現以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
4.列出價值觀排序,確定優先級。
給價值觀排序。如果能列出這個排序,價值觀中還欠缺哪些部分就一目了然了。
5.確定工作目的,工作自然順利進行。
價值觀先要滿足自己,因此重要的是通過忠于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來滿足自己。例如,如果有的人的價值觀是“安心”,那就每天做讓自己感到安心的事情。
兩個步驟,決定“真正想做的事
步驟一:用喜歡的事×擅長的事的方法,先假設一個自己想做的事
首先,列出目前為止已發現的你“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吧。請在可以與“喜歡的事”匹配的擅長的事前標記上“◎”,并將其作為重點。
其他擅長的事作為輔助,可以在推進“想做的事”的過程中加以利用。
然后將它們自由組合,創造出“想做的事”吧。在這個階段量比質更重要,因為下一階段會做精簡,進一步縮小范圍。你覺得好像很有趣的事情,也把它們寫出來吧。
步驟二:通過“工作目的”篩選出“想做的事”
有些人即使找到了“想做的事”也無法做好工作,他們的共同點是“做想做的事太過拼命,而沒有思考工作目的”。
只有當你通過“想做的事”帶給相關的人價值時,工作才會順利,才會變成與人生意義緊密相連的“真正想做的事”。
首先要滿足自己的價值觀,之后是滿足家人,接下來是滿足朋友,再接下來是滿足公司,后來是滿足業界,再后來是滿足日本,最后是滿足全世界,思考范圍就是像這樣展開的。
在你所持有的價值觀中,按捺不住想通過工作傳遞給周圍的人、所在地區、日本、全世界的是什么價值觀呢?這就是你的“工作目的”。一旦明確了“工作目的”,你“真正想做的事”就會自然而然地被引導出來了。
當你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時,請重新梳理方向。
理解自我,你只需要做三件事。
1.找到重要的事(價值觀)。
2.找到擅長的事(才能)。
3.找到喜歡的事(熱情)。
明確了這三點,把它們組合起來,“真正想做的事”和“實現手段”自然就找到了。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你覺得是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
人生中總會遇到情緒的雨天,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應對
人生只有四千周,如何選擇你想要的活法
一份高薪但是不大喜歡的工作,一份自己感興趣但是薪資低的工作,該如何選擇?
我的人生該選擇哪一條路:是阻力最小的路,還是潛在的能獲得最大滿足的道路?
下面是200多期的直播目錄,用來查詢以前的直播內容,可以關注視頻號:生活黑客、讀書方法,后在直播回放中找到最近半年的直播內容
近期直播過程中,發現大家還是有不少在100天行動踐行的問題,在注意力、時間管理上的困惑,因此想收集下大家在這方面的問題。本身在踐行100天行動的同學,也可以加上來,聊聊你的感悟或者困惑。
如果感興趣,可以加我的企業微信,和大家溝通。
關于warfalcon公眾號
①目前有3200+篇自我成長相關實用類文章
②4年進入有道云筆記最有價值公號top10
③6年占據印象筆記收藏服務總榜top1
④知乎同名帳號,回答被130萬+人收藏
5分享了超過1300本讀書筆記
加入一百天行動
有很多小伙伴說找不到我們了,微信改版,公眾號發布順序被打亂,如果你沒有星標,也很少點在看,那么你將不能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文章,或者是在兩三天后才能收到。
如果你想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內容,將我們「設為星標」吧,在閱讀文章時,也別忘了隨手點「在看」,星標+在看,就可以增加你成為warfalcon常讀用戶的幾率了:)
點擊公眾號「warfalcon」,按照以下操作就可以設置為「星標」啦~
喜歡記得點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