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晚餐基本就是很清淡,偶爾也有重口味飯菜上桌。這就是在換換口味了。這次就是換換口味了,辣味的貴州蘸水,還有小米粥,大米飯,更有炒菜,還是臘肉煮青菜,更有烤面筋,這就是實實在在的開胃飯菜了!
這就是我的晚餐了,第一次這么搭配吃晚餐,主要是我在某小視頻平臺買了“貴州蘸水”,鮮花椒辣椒面味道,就在晚餐想嘗嘗味道,也特意買了貴州煙熏臘肉,和青菜一起煮了,還用了這蘸水一起搭配做晚餐,就是想嘗嘗貴州特別的地方特色味道,也搭配了米飯,這樣吃,就是想吃正宗的貴州味道,看看是這樣吃的嗎?
臘肉煮青菜,這是買的貴州煙熏臘肉,真是地地道道的味道,那臘肉煙熏的很勁道,就提前用溫水清洗了,再用清水煮一煮,快熟了撈出來切成薄片,再用煮臘肉的湯汁煮青菜,等煮青菜變色了,就把切好的臘肉一起再次煮一煮,這樣的味道好濃郁啊,青菜好吃的很,臘肉也很地道!
香蔥炒藕片,這是大火爆炒出來的,油燒熱以后,在下藕片大火爆炒幾下,加鹽再次翻炒幾下,加少許清水翻炒幾下,撒上香蔥末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藕片爽口脆嫩好吃,脆脆的藕,太美味的,是我愛吃的炒菜!
烤面筋,這是我午餐做的,平時就愛吃烤面筋,就買了一大包半成品面筋,每次烤幾串串解解饞。買了燒烤料。
做法:就是把面筋在平底鍋里用油煎一煎,其實可以油炸一下比較好,那就是油比較多油膩一些了。煎面筋可以加鍋蓋燜煎一下,這樣連燜帶煎熟的快,等兩面都煎成金黃色,就均勻地撒上燒烤料,辣椒粉,孜然粉,再把烤面筋來回多翻幾下,最好把燒烤料都粘上面筋串,多撒點孜然粉,愛吃辣味的,就多撒上辣椒粉,這樣味道就更好吃了,看看這樣好吃嗎?
大米飯,這是用電飯煲做的,是晚餐愛吃的,炒菜和米飯,那是我家經典的搭配了。
南瓜粥,這是早餐吃剩下的,就在電飯煲做米飯的時候,放進去一起加熱了,這樣太省事,又有熱乎乎的南瓜粥吃了,節省時間又省事!
貴州蘸水,這是我買的,第一次吃,吃法按照視頻中說的,碗里加點鮮花椒辣椒面,再用煮臘肉青菜的湯汁,舀一勺倒進去,加點生抽和香蔥末一起攪拌均勻,這就是貴州蘸水了,還有一種做法,可以用燒熱的油潑進去,那香味被激發出來,那味道真是杠杠滴好吃香濃啊!
這就是貴州蘸水,看著是不是很有味道和開胃,我就用一塊臘肉蘸著吃,太開胃了,帶著炒熟的糊辣椒香辣味,還有又麻又香的麻辣味,太好吃了,老公直呼太好吃啊!
這就是我買的貴州蘸水,漢小二鮮花椒辣椒面,麻得過癮,辣得帶勁。首先入味的是麻麻的口感,在入味的就是香辣的口感,再次嚼嚼,就是麻辣香濃的味道了!
普及一下貴州蘸水一下
貴州蘸水是黔菜體系中極具代表性的調味方式,指由多種香料、辣椒及發酵食材調配而成的蘸醬,兼具增香、提鮮、解膩功能。作為貴州飲食文化的核心載體,其地位堪比川渝的火鍋油碟或廣東的豉油碟,但風味更具山地特色,2020年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辣椒基底:選用本地皺椒、花溪辣椒或遵義朝天椒,經柴火烘烤、石臼舂制或發酵成糍粑辣椒,奠定香辣底味。
發酵元素:豆豉(如畢節水豆豉)、霉豆腐(腐乳)或酸湯提取物,賦予獨特酵香與層次感。
復合香料:木姜子(山胡椒)、花椒、折耳根(魚腥草)等山地特產,構成辨識度極高的風味矩陣。 傳統工藝強調"現調現舂",通過物理研磨激發香氣分子活性,與工業化醬料形成鮮明對比。
① **黔北派**:以遵義為代表,突出辣椒原香,常配羊肉粉或烙鍋;
② **黔東南派**:融入紅酸湯與木姜子,適配酸湯魚;
③ **黔西南派**:加入薄荷與煳辣椒,用于布依族五色糯米飯。 據《中國黔菜大典》記載,全省蘸水變體超200種,含水量(湯蘸)與干度(粉蘸)差異形成完整譜系。
做烙鍋、干碟、蘸料全搞定,一撒下去香氣撲鼻,嘴巴根本停不下來!
來自貴州大山深處的麻辣鮮香,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暴擊,尤其是吃臘肉煮青菜時,用它蘸一蘸,那好吃了!
有三種辣度,有點能吃辣的建議微辣,我算是很能吃辣的了,我也只敢吃微辣,選擇特辣的要慎重考慮哈!
晚餐只要2個菜,貴州蘸水竟讓人停不下來!
沒想到啊,第一次吃貴州蘸水,就喜歡上了,而且這一吃,就愛上了,每次沒胃口了,就用蘸水,蘸一蘸,不管是青菜還是燉肉炒肉,都蘸一蘸,真是太開胃了!
跟著可可做飯菜,給家人一份關愛,一份健康保障卡!
每日分享好吃好玩的,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