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公眾號自2016年創立以來,一直關注人類科學(史)、技術(史)、博物(史)三大領域。當下,應部分熱心讀者的建議,我們決定加大對人間煙火的關注,為此特開辟“博物與美食”專欄,不定期轉發兄弟公眾號“廚藝傳家”有關美食與菜肴烹制的文章,以饗讀者,愿大家不論何時何地都有一手好廚藝,一個好胃口和一個健康的體魄。
內容摘選自《全生命鏈呵護菜肴數據庫》
臘肉是南方人應對寒冷冬季的 “儲備肉”—— 過去沒有冰箱,人們在秋冬時節(尤其是臨近春節時)將豬肉用鹽、花椒等腌制后風干或熏制,既能延長保存時間,又能賦予肉獨特的咸香風味。
圖片來源AI工具(僅供參考)
一、原料
主料:肥瘦豬臘肉300克。
配料:凈冬筍150克,青蒜100克。
調料:熟豬油50克,味精少許,山西老陳醋5克,肉清湯50克。
二、制法
1.臘肉(臘肉制法附后)蒸熟去皮切成3.5厘米長、1.5厘米寬、0.3厘米厚的長形片。
2.冬筍切略小于臘肉的片。青蒜切成3厘米長的段。
3.炒鍋內放熟豬油50克燒至六成熱,先將冬筍片炒,接著放肉合炒一下,放肉清湯50克稍燜,再放入青蒜、味精、山西老陳醋拌炒熟即出鍋。
三、特點
臘肉為湖南特產,味道成香,適于貯存。
附:
臘雞、臘魚、臘豬肉、臘豬舌的制法
A、原料
凈肥母雞5000克,鮮鯉魚5000克,帶皮豬肉5000克,豬舌5000克,硝20克,白酒200克,精鹽1400克,白糖400克,花椒子40克。
B、制法
1.肥母雞從脊背剖開去內臟、食袋,用水洗凈。選每尾1500克左右的鮮鯉魚,從脊背剖開去內臟,去腮(不去鱗)洗凈。帶皮豬肉洗凈后,切5厘米寬的長條(每條約重1000克)。豬舌用沸水燙一下,用刀刮去外層的白苔,以上原料均瀝干水待用。
2.將精鹽入鍋炒熱盛入缽內,加白糖、花椒籽、硝、白酒拌勻成脆料待用。
3.將腌料擦遍雞、魚、豬肉、豬舌上面(要全面擦到)一并放入缸
內(雞和魚要腹面朝下),蓋好。腌3天要進行翻缸1次,即將缸底下的翻到上面,缸上面的翻到底下,再續腌3~4天即可取出,用布抹凈花椒籽和鹽水,用鐵絲鉤子鉤住雞、魚的半邊脊骨上和豬肉、豬舌的一端,吊在通風處晾約12小時,晾干表面水分后,掛在熏灶內去熏(用鋸木屑和干殼作煙料較好),約熏1晝夜至2天時間,中途移動1次,使煙全部熏到臘味呈金黃色時,取出掛在通風處即成。
4.吃時按所需數量,用溫水洗一下,將臘魚去鱗,臘肉去皮,按烹調的要求進行改切。
C、特點
味咸香,有韌性,肥而不膩,便于貯存。
四、營養價值
臘肉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磷、鉀、鈉等營養成分,冬筍高纖維低脂肪、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膽堿、嘌呤,青蒜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辣素等營養成分,將幾種食材搭配烹飪,具有醒脾氣、消積食、寬腸利膈的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合腸胃消化不好、便秘的人群。
五、適宜人群與癥狀: 青壯年、中 老年人、便秘、 貧 血、調理腸胃
六、不適宜人群與癥狀: 糖尿病、 高血壓、 高血脂、 肥胖、 脂肪肝、 體型控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