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沈陽嘉里雅頌閣內一場聚焦文化遺產保護與雷鋒精神相結合的文化盛會——“踐行雷鋒精神 守護家鄉文化遺產”拉開帷幕。
此次活動由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志愿者團隊、沈陽市全民閱讀協會、大東區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聯合舉辦,沈陽市全民閱讀協會書香少年藝術團團長宋逸琛帶領團員,及大東區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小志愿者,共70 名同學和家長踴躍參與。
活動在一場引人入勝的歷史講座中開啟。主持人隆重介紹了主講人陳赫老師:陳赫,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沈陽市文物局文物監督員、遼寧省公益基金會志愿者服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大東區第十六屆政協委員、沈陽市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會副秘書長、沈陽市大東區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沈陽大學文法學院指導教師,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文保專業行業導師、“2021年沈陽身邊好人”,《沈陽歷史建筑印跡》副主編、沈陽師范大學歷史系指導教師。
在熱烈的掌聲中,陳赫老師登上講臺,為在場人員深度解讀沈陽文化歷史。他憑借豐富的知識儲備,生動地講述沈陽的歷史,讓聽眾了解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蘊。沈陽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時光的見證者,陳赫老師通過講述沈陽農大后山遺址、新樂遺址等古跡的考古發現和歷史價值,展現出沈陽史前文明輝煌成就,并通過互動問答的方式,使同學們明白,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構成了沈陽獨特的文化脈絡,也為中國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
之后,備受期待的文物修復工作坊環節開啟。孩子和家長們變身“文物修復專家”。孩子們修復“新石器時代文物”時專注的眼神、小心翼翼的動作盡顯對文化遺產的敬畏。家長們也在一旁耐心指導,親子互動溫馨而默契。一片片碎裂的陶片在孩子們的精心修復下,還原成精美的陶器。通過親手觸摸歷史、修復文物,大家不僅學習到了文物修復的基本知識和技巧,更在心中種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
沈陽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雷鋒所詮釋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內涵,與文化遺產保護理念高度契合,這一點陳赫老師在講座中也著重強調。他鼓勵大家以雷鋒為榜樣,踐行守護家鄉文化遺產的使命,讓雷鋒精神在文化傳承中閃耀新光芒。
本次活動成功地把沈陽歷史遺跡所蘊含的神秘文化與趣味互動相融合,讓參與者在輕松氛圍中深入了解家鄉文化遺產。這不僅弘揚了雷鋒精神,更激發了大眾對家鄉文化的自豪感和責任感,為沈陽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增添了活力。活動結束后,“小小文物修復者”接受了采訪,他們表示,通過陳老師的講座了解了家鄉的深厚歷史,而文物修復環節在動手過程中更明白了,文化傳承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大東區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陳赫老師表示,未來會持續開展此類活動,將文化傳承與教育相結合,從而使更多人了解沈陽歷史文化,為守護家鄉文化遺產添磚加瓦,這也是文化傳承發展的新探索與新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