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絲雞蛋這道傳統美食隸屬于東北菜系,在清朝末期又名“酥黃菜” ,因雞蛋在那個時期叫白果,早期叫“酥白果”,又因雞蛋加工后色澤金黃,后改名為“酥黃菜”。拔絲制作的菜肴在全國各地都很受消費者歡迎,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甜菜拔絲雞蛋在各大飯館均受青睞。隨著食物的多樣性,和人們對新食材的追求,慢慢地拔絲雞蛋淡出了大眾的餐桌。下面我就把拔絲雞蛋的做法整理一下,分享給大家。
所用食材有,雞蛋,砂糖,淀粉,鹽,黑芝麻,食用油。
1:雞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打散。
2:淀粉用水泡濕,倒入雞蛋碗中,加少許鹽,用筷子攪拌均勻。
3:把攪拌均勻的雞蛋倒入不粘鍋中,攤成雞蛋餅。
4:把雞蛋餅切成菱形塊,放入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撈出控油備用。
5:取一新鍋,加入適量白糖,清水開小火把糖熬化,開始有大泡變小泡,小泡變淺黃色繼而變成焦糖色時關火,倒入炸好的雞蛋,快速翻炒均勻 撒上黑芝麻粒,出鍋裝盤即可享用。
制作技巧,雞蛋液的淀粉不要用干的,要用水泡過的,雞蛋餅要薄一點,炒糖時注意顏色的變化,不要炒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