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能盲目追求“小而美”,亦不可困守“大而全”。這或是中國零售業轉型的更普適性答案。
文/每日資本論
人人都能當“胖東來”嗎?至少國內商超大部分都這么想。
3月2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針對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輝超市)內部治理事項發出監管工作函。此次監管函涉及對象廣泛,包括上市公司本身、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一般股東以及中介機構及其相關人員。
同日,3月20日,永輝超市發公告稱,董事會授權公司改革領導小組代行CEO職責。也就是,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葉國富間接“代行”CEO職責,公司改朝換代進入“葉國富時代”。
三天前,永輝超市召開的股東大會透露,2025年計劃調改門店200家左右,視情況關店250-350家,到2026年年底完成全部存量門店的改造(包括關店和調改)。按照截至3月24日的數據,永輝超市擁有743家門店計算,其年內計劃并關店數量占現有門店總量的1/3至1/2左右。
也幾乎同一時間段,永輝超市的東北大區黑龍江、吉林的12家門店計劃于2025年4月18日停止營業。稍早之前,永輝超市發布股東減持股份計劃的公告,其股東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擬減持不超過2.66億股。
是不是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
請注意,自2024年5月起,永輝開啟“胖東來調改”,截至今年2月20日,共計在18個城市開設了41家“胖改”店,占門店總數的5.28%。對廣大消費者來說,永輝超市到底能否變成“第二個胖東來”,或是對其最大的期待。
問題在于,據證券機構測算,永輝超市單店改造成本或超800萬元,以目前投入整改的41家門店計算,整改支出約為3.28億元。如此巨額豪賭對一家連續四年虧損超90億的傳統商超來說,究竟是涅槃重生還是飲鴆止渴?
好了,先來看看胖東來對永輝做了什么。胖東來模式的核心在于“極致服務+高效運營”,永輝的改造則聚焦供應鏈重構、門店場景化、員工激勵三大領域,試圖將區域精耕經驗復制至全國。
永輝的供應鏈改革被視為轉型成敗的關鍵。通過砍掉60%的中間商,推行“裸價直采”,永輝將采購成本降低15%,生鮮損耗率從8%降至3.5%。以鄭州花園路店為例,調改后SKU從3萬+銳減至8000個,90%替換為胖東來DL系列爆品,客單價提升45%,復購率增長28%。此外,永輝強化食品安全管控,要求供應商建立可追溯體系,并通過第三方機構審核高風險品類。
從“大賣場”到“社區生活中心”也是重大變化。永輝將主力店型從萬平米大賣場壓縮至2000-3000㎡的社區店,生鮮區轉型為“活鮮劇場”,采用日清模式和定時打折策略,熟食區則引入現烤面包與現炒小菜,打造“社區廚房”定位。場景化改造帶來顯著成效:北京房山印象城店調改后首周銷售額達1157萬元,日均銷售額提升近5倍,客單價翻倍至160元。
胖東來“高薪高福利”模式被部分移植至永輝。試點門店員工月薪從3500元漲至4500元,平均每日不超過8個小時,增加年休假,滿一年即可享受10天年休假。2025年2月向8000名員工發放1139萬元分紅。
“爆改”后數據有明顯回暖。比如鄭州信萬廣場店首日銷售額增長13.9倍,北京房山店年輕客群占比顯著提升,烘焙與熟食區成為客流引擎。資本市場亦短暫回暖,永輝超市股價從去年9月到12月翻了兩倍左右。
但這并不等于說永輝超市繼續照葫蘆畫瓢就萬事大吉了。
成本壓力與模式沖突的長期挑戰不容小覷。數據顯示,永輝超市的單店調改成本超800萬元,2024年41家門店累計投入3.28億元,導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從2023年三季度的53.71億元,下降至2024年三季度的37.76億元,同比縮水約29.7%。
區域發展失衡以及文化融合也是一道必解題。比如,銷售額增長,河南試點門店與東北地區的差異依然較大,區域供應鏈能力也存在顯著差距。胖東來“員工幸福度優先”與永輝傳統KPI體系也存在協調的問題。
更大的挑戰在于新零售物種的圍剿。山姆會員店加速下沉二線城市,盒馬鮮生推出500平米小店,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在低線市場加速滲透。永輝調改門店的客單價174元雖高于傳統門店,但是否能夠持續還需要進一步檢驗。
本能地問題是,永輝會成為下一個胖東來嗎?
不得不說,兩者的確存在巨大的基因差異。胖東來深耕河南市場,門店僅13家,依靠區域供應鏈和極致服務構建壁壘。永輝全國門店超過700家,需平衡規模化與精細化。這不是單純地比較兩者客單價、毛利率、會員滲透率等核心指標差異就能得出答案。換言之,這是規模與精耕問題。
當然,永輝現在整改后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核心話題,還是資本與管理的雙重壓力。若全面推廣調改,永輝需投入超50億元,但其2024年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約38億元,資金缺口較大。而且,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親赴門店督導的模式難以全國復制,永輝需依賴標準化體系,但現有組織架構決策效率僅提升40%。
未來自救可能性路徑還是要打差異化競爭與生態重構。著重實施區域子品牌戰略,在河南、北京等胖東來優勢區域打造“永輝優選”,集中資源提升單店質量。重點打造自有品牌,計劃2025年推出60款自有品牌商品,孵化10個年銷過億的“超級單品”,對標山姆會員店。要知道,后者的門店客單價平均好幾百元左右,是業內的高點。若真能達到山姆的高度,永輝不是自救而是如何開香檳慶祝的問題。
同步,還要名創優品協同。借助名創優品1400家核心供應商資源,強化“極致性價比”基因,探索“社區店+快時尚”混合業態。
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怎么改,永輝超市不能忘記的是商超憑什么賺錢?
商超零售屬于反復消費,顧客可以反復光臨。而讓顧客再次光臨因素,首先是服務質量的好壞,其次是產品本身,最后才是價格。在產品同質化的今天,服務更是商超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因為你有的對手也有,要想拉大差距,核心關鍵就是服務,極致的服務。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從胖東來到山姆,所有的成功企業都是將服務、產品質量以及團隊管理這三個方面做得比競爭對手強。但恰恰是這個普世的道理,往往很多企業卻容易選擇性忘卻。
未來,永輝若想真正突圍,需在“胖東來基因”與“永輝本體”之間找到平衡——既不能盲目追求“小而美”,亦不可困守“大而全”。這或許才是中國零售業轉型的更普適性答案。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若您覺得有價值,麻煩您點贊、轉發。祝財源廣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