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以開發抗體藥物為專長的Genmab猶如坐上了過山車。
首先是強生宣布放棄下一代CD38單抗GEN3014的選擇權,同時Genmab也表示將放棄該資產的后續開發,這導致Genmab股價當天暴跌近9%。
緊接著的是,Genmab在SGO2025大會上公布了Rina-S的最新數據,療效較ESMO2024上公布的數據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不斷向BIC穩步邁進。
而在研發的起伏之間,也正是Genmab作為新一代biopharma的典范向下一階段躍遷的必經之路。
01
Darzalex“迭代失敗”
21億世紀初,Genmab開始著手研發靶向CD38的單抗藥物。經過了大約兩年的探索,Genmab成功鎖定daratumumab作為候選分子。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第二年,2008年,Genmab成功將daratumumab推進臨床研究,探索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潛力。但或許正是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daratumumab的臨床推進尤為緩慢。
關鍵轉折點發生在2012年,楊森對Genmab投上了橄欖枝,以11億美元的總價獲得了daratumumab全球獨家開發和商業推廣的權利。
在楊森強大的資金、臨床開發能力的支持下,daratumumab的潛力得以迅速釋放。3年以后,2015年11月,daratumumab(商品名:Darzalex)獲得FDA加速批準上市,正式開啟了商業化的征程。
憑借適應癥的不斷拓展和劑型改進(與Halozyme合作開發皮下注射劑型),Darzalex銷售額不斷走高,2024年全年銷售額突破百億美元規模,達到116.7億美元。
在Darzalex不斷過關斬將的同時,楊森也加深了與Genmab的合作,后續雙方成功研發出了EGFR/c-Met雙抗Rybrevant、BCMA/CD3雙抗Tecvali,以及GPRC5D/CD3的雙抗Talvey,合作成果累累。
在后視鏡視角中,Darzalex無疑是Genmab研發的諸多藥物中最成功的一款。但越是成功,也意味著會面臨更加陡立的專利懸崖。
因此強生在通過拓展適應癥和改進劑型來延長Darzalex生命周期的同時,也期望再次通過Genmab來締造出Darzalex的接任者——2019年,強生與Genmab就下一代CD38單抗GEN3014達成合作,PoC后強生將支付1.5億美元來獲得全球權益。
但這一次雙方并未如愿。當地時間3月10日,強生宣布放棄下一代CD38單抗GEN3014的選擇權。
而失去了強生的GEN3014對于Genmab來說,也失去了后續開發的意義,因此Genmab表示也將放棄GEN3014。一場試圖“殺死自己”的故事落下了帷幕。
GEN3014的失敗,Genmab被迫關上了一扇窗,但隨著Rina-S最新積極臨床結果的公布,也為Genmab打開了另一扇窗。
02
Rina-S穩穩邁向BIC
盡管Genmab締造出了Darzalex這樣百億美元大單品,但由于商業化權益的大頭并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Genmab的營收也始終只能處于中腰部的位置。
根據Genmab年報,2024年全年營收約為31.5億美元,其中占最大一部分的是Darzalex的特許權使用費,約為20.3億美元。
而隨著Darzalex迭代產品GEN3014失敗,以及Darzalex的美國專利將于2019年到期,顯而易見擺在Genmab面前的最大問題便是該如何填補Darzalex的漏洞。
為此,Genmab在強生放棄選擇GEN3014后,隨即召開了一場投資者交流會對此進行說明,Genmab表示,與艾伯維合作開發CD20/CD3雙抗Epkinly、PD-L1/4-1BB雙抗(>10億美元),以及收購普方生物而獲得的FRαADC Rina-S(>20億美元)等三款藥物是目前產品管線的核心,未來將支撐起Genmab的營收。
對于以上三款藥物,Epkinly在2023年5月獲批上市,2024年的銷售額達到2.81億美元,預計在2026年將有多項臨床試驗數據讀出,在2027年將拓展多項新適應癥,Genmab預計Epkinly的銷售峰值將超過30億美元;PD-L1/4-1BB雙抗acasunlimab目前處于2L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3期臨床研究,Genmab預計acasunlimab的銷售峰值將達到10億美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acasunlimab此前由BioNTech和Genmab共同開發,但BioNTech在2024年下半年選擇了退貨,為該項目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因此對于Genmab來說,預計銷售峰值將超過20億美元的Rina-S的進展,可以算是近兩年的重中之重,近期在SGO2025大會公布的最新數據則為Genmab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從結果來看,最亮眼的是120mg/m2,Q3W治療組的療效——在18名接受治療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4例CR(2名確認;2名未確認),8例PR,ORR為66.7%,確認的ORR為55.6%,DCR為88.9%,mDOR尚未達到(中位隨訪時間48周)。
可見,與Genmab在2024ESMO上公布的數據(ORR為50%)相比,Rina-S高劑量組的療效有了進一步提升。并且更值得關注的是,該臨床研究并未限定入組患者的FRα表達水平(此前接受過Elahere治療的患者除外),而FIC藥物Elahere則受限于FRα高表達(FRαTPS>75%)患者中,因此Rina-S有望面向更多患者。
Rina-S穩步邁向BIC,有望在短期內成為Genmab新營收來源,而更具戰略意義的是普方生物(已被Genmab收購)的ADC技術平臺的優勢也能因此得以驗證,未來與Genmab自身強大的抗體發現能力結合,有望開辟新的增長曲線,邁向下一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