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海市醫學會舉辦了慶祝中華醫學會成立110周年、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系列活動——上海市醫學會·福慶講堂系列講座第一講《中華醫學會與上海》。
上海市醫學會會長鄔驚雷作為主講嘉賓,作了題為《中華醫學會與上海》的主題演講。鄔驚雷會長回顧了中華醫學會在上海的創建背景及其發展歷程。中華醫學會成立于1915年,正值中國近代醫學發展的初期,盡管當時中國的經濟、社會、教育和衛生條件落后,但以顏福慶教授為代表的一批醫學先賢,毅然決定成立中華醫學會,推動中國近代醫學的發展。上海作為中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對外貿易和工業發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和資本,推動了醫藥事業的發展。此外,中西醫匯通運動、上海有影響力的醫學院校和醫院的建立、醫學翻譯出版業的興盛以及大量留學生的歸來,為中華醫學會在上海成立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和氛圍。中華醫學會成立后,迅速開展了多項基礎性工作,包括醫學名詞的審定、衛生教育的推廣、禁毒工作的推進等;在醫學倫理、國際學術交流、醫學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醫學教育的普及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抗日戰爭期間,中華醫學會組織了多次救護活動,救治了大量傷員和難民,為抗戰勝利和戰后恢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鄔驚雷會長表示,中華醫學會不僅是學術組織,更是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行業組織。
互動環節,現場和線上觀眾的提問涵蓋了上海市醫學會的發展舉措、醫學人工智能的應對策略、年輕醫生的發展建議、醫生和醫學生人文教育與人文關懷等多個方面。鄔驚雷會長強調上海市醫學會將繼續秉承中華醫學會的宗旨,推動學術交流、科普教育和健康城市建設;將積極推動醫務人員學習相關知識,促進學科交叉融合,促進醫學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將鼓勵年輕醫生重視學術發展、參與上海市醫學會活動、投身社會服務。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 金之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