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創作品
作者/唐唯珂
編輯/季媛媛
濟民健康3月26日晚間公告,公司副總裁何清紅及其團隊成員偽造公司印章,涉嫌犯罪,警方現已立案偵查。3月27日早間集合競價后,濟民健康開盤跌停,報6.03元/股,跌幅為10%,前一日收盤價為6.70元/股。
濟民健康在公告中提及,近期公司陸續收到部分經銷商發送的律師函,稱除與公司簽署《經銷協議》外,還與公司簽署了《補充協議》,要求公司按照《補充協議》約定履行退貨退款義務,并支付貨款資金占用補償。
經公司調查發現,公司副總裁何清紅及其團隊成員于2023年3月私刻了公司及其子公司聚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濟民堂醫藥貿易有限公司的印章,并在銷售過程中,冒用公司名義用假章與經銷商簽署《補充協議》,約定若經銷商在一定期限內(如3個月、6個月)沒有實現產品銷售,在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有權退回公司,公司需給予經銷商所退回產品采購金額10%的資金占用補償(一般為10%)。
公告稱,何清紅及其團隊成員上述行為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臺州市公安局黃巖分局認為濟民健康報稱的“何清紅等人偽造公司印章”一案,符合刑事立案標準,現已對該案立案偵查。
公告還稱,何清紅于2022年2月加入公司,主要負責預充式導管沖洗器及安全注射器在國內市場的營銷工作。銷售模式為先款后貨,買斷式銷售,非貨物質量問題概不退貨。2023年和2024年,何清紅團隊合計實現銷售額約1.17億元。
濟民健康表示,截至目前,上述銷售額中,公司尚未能掌握經銷商當前的庫存規模,對于經銷商尚未實現終端銷售的庫存,公司存在被經銷商起訴,要求按照《補充協議》退貨退款,并支付資金占用補償的風險。公司將積極與涉案經銷商溝通,尋求妥善的解決方案;同時,公司亦積極與律師溝通,準備可能與之相關的訴訟,以最大努力降低公司的損失。
據濟民健康年報,何清紅2023年稅前報酬144.64萬元,系公司當年唯一一名年薪超過百萬的高管。
何清紅2023年年薪在濟民健康一眾董監高中處于最高水平。 圖片來源:濟民健康2023年年報
現金流壓力加劇?
公告中提到的何清紅用假章與經銷商簽署的《補充協議》,一旦生效執行,濟民健康的現金流壓力會明顯加劇。
按照《補充協議》,經銷商有權將未售出的產品返還給濟民健康,且濟民健康還需要支付經銷商補償金。“這實質上是將部分庫存風險轉移回企業,與行業慣例相悖。”華南某醫療耗材經銷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耗材流通領域通常采用‘買斷式經銷’,即經銷商承擔庫存積壓風險,生產企業一般不提供退貨補償。若產品滯銷,經銷商需通過市場推廣或降價促銷自行消化庫存,而非依賴企業兜底。”
例如被國家醫保局約談的心脈醫療曾在2024年6月公告:上海展翔、深圳嘉事康元是公司的主要經銷商,是區域總代,其下有直接對接醫院的普通經銷商。Castor支架等產品就是由區域總代買斷的,看重的是區域總代“物流倉儲和渠道管理能力”。可見,濟民健康的退貨補償條款屬于非典型安排。
“現在醫保局對耗材流通成本的嚴格日趨管控,政策導向是減少流通層級,讓有能力的生產企業一并包攬配送,或是嚴格限制配送企業數量。這樣大批經銷商都會面臨被擠出場外的壓力,更無議價能力要求企業承擔退貨補償。”前述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補充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耗材集采的推動下,濟民健康所營的預充式導管沖洗器品類價格持續降低成為趨勢。截至目前,預充式導管沖洗器已經歷多輪降價,在2021年廣東16省聯盟采購中平均降幅68.25%。2022年遼寧開展輸液器和預充式導管沖洗器帶量采購,兩類耗材平均降價57.1%。2022年三明聯盟集采中,該耗材平均降幅46.08%。今年9月預充式導管沖洗器再被納入遼寧牽頭的帶量價格聯動采購,最低基準價設置為1.82元。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盧鼎亮表示,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及第一百七十二條關于表見代理的相關規定,何清紅作為公司副總裁,其職務行為具有代理權的表象。若經銷商有理由相信其有權代表公司簽署協議(如基于職務身份、過往交易慣例等),即便使用偽造印章,根據《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條,也可能構成表見代理,代理行為有效,合同對雙方是有效的。此時公司需履行合同義務,但可向何清紅追償。如若公司能證明經銷商明知或應知印章系偽造,則合同因相對方非善意而可能不能適用表見代理,其代理行為不生效,合同在沒有被追認效力的情況下,其效力存疑。
按照最嚴重的情況去做假設,如果《補充協議》有效,何清紅團隊銷售的1.17億元面臨全額退款,再疊加協議中采購金額10%,即1000多萬元的補償,濟民健康總計要付出近1.3億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根據距今最近披露的2024年三季報,濟民健康在2024年第三季度結束,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約為1.73億元,而在2024年年中,這一指標尚有約2.26億元。
合并現金流量表(2024年1—9月),圖片來源:濟民健康2024年三季報
合并現金流量表(2024年1—6月),圖片來源:濟民健康2024年半年報
根據三季報,2024年前三季度,濟民健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4428.8萬元,同比下降48.85%。對此,濟民健康解釋稱,購買商品、支付給職工及支付期間費用增加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增加所致。
除了現金流壓力,濟民醫療的其他財務指標也并不樂觀。
三季報顯示,濟民健康增收不增利。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6.83億元,同比上升0.74%,歸母凈利潤2841.5萬元,同比下降36.96%。按單季度數據看,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2.17億元,同比下降6.97%,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297.0萬元,同比下降49.17%,近乎“腰斬”。
濟民健康在2025年1月25日披露的公告中表示,公司預計2024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500萬元到-1000萬元,與上年同期-6548.04萬元相比,將實現減虧。公司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500萬元至-1000萬元。
苦轉型升級久矣
事實上,濟民健康轉型升級的壓力不是近幾年才出現,而是由來已久。
2015年2月,濟民健康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彼時,大輸液業務是公司營業收入及利潤的主要來源,占公司2015年營收的76.89%,醫療器械收入占公司2015年營收的23.11%。上市后的幾年里,公司營收呈上漲,但凈利潤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縮水。
為了進入醫療大健康服務產業,開拓醫療服務領域,濟民健康上市后陸續收購了4家民營醫院,包括海南濟民博鰲國際醫院、湖北鄂州二醫院、陜西白水濟民醫院、山東鄆城新友誼醫院。
濟民健康業務版圖得以擴張,根據2024年半年報,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醫療服務、醫療器械以及大輸液三大業務板塊。根據公司主要產品的屬性及具體應用領域,公司所屬細分行業為衛生行業中的醫院、醫療器械行業中的醫用耗材、醫藥制造行業中的醫用耗材。
盡管如此,濟民健康近些年毛利率和凈利率持續下滑,反映其盈利能力不足,產品附加值不高,轉型升級壓力在今天仍然很大。數據顯示,2022年9月、2023年9月、2024年9月,濟民健康的毛利率逐年遞減,分別為47.43%、44.04%、43.25%。2024年濟民健康Q1-Q3凈利率分別為7.93%、5.4%、1.08%,加速下滑趨勢顯著。
2023年是濟民健康上市以來首次虧損,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48.04萬元,主要原因是安全注射器產品出口下滑導致醫療器械板塊收入減少,以及大額計提減值所致。
關于公司2024年業績預計繼續虧損的原因,濟民健康表示:一是2024年的臺風災害對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南濟民博鰲國際醫院有限公司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約3000萬元(未考慮扣減保險公司賠付金額),雖然醫院已為絕大部分受損資產購買了財產保險,但受災及災后重建導致醫院的正常生產經營中斷,這對醫院2024年的經營業績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二是研發投入增長幅度較大,2024年,公司發生研發費用約15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3.67%,公司細胞治療藥物研發管線正按計劃推進,面膜、精華露、眼霜等潔面護膚產品已于2024年第四季度研發完成并上市;
三是2023年度,公司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對應收邵品股權回購款及鄆城新友誼醫院借款計提減值準備5704.51萬元,對收購鄂州二醫院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2233.54萬元,兩項共計7938.05萬元。2024年度,公司未發生上年大額減值計提事項,與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將實現減虧。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濟民健康收購的湖北鄂州二醫院、陜西白水濟民醫院,也并未能達到對賭的業績標準,濟民健康商譽減值。海南濟民博鰲國際醫院則開始實現盈利,2023年實現凈利3325萬元。
為了突破現狀,濟民健康選擇引入外部人才和資源。2024年11月8日,濟民健康公告,公司擬與上海國科龍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基金名稱為國科濟民新質生產力創業投資合伙企業 (有限合伙)。基金規模5億元,濟民健康作為有限合伙人,擬出資4.995億元,出資占比達到99.9%;國科龍暉私募基金為普通合伙人、管理人和執行事務合伙人,出資50萬元。
投資決策委員會由3名委員組成,濟民健康委派1名,國科龍暉委派2名,即執行事務合伙人、基金管理人國科龍暉是這一產業基金的實際控制人。濟民健康表示,公司本次參與設立產業基金主要是充分借助外部專業投資機構的優勢資源,為公司培育和整合具有潛力的標的資產,助力公司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公司進一步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2023年年報,濟民健康的第一大股東是雙鴿集團,持股23.82%;第二大股東張雪琴,持股8.35%;第三大股東臺州梓銘貿易有限公司,持股5.31%;第四大股東為李麗莎,持股2.61%;第五大股東為李慧慧,持股1.97%。
李仙玉持有第一大股東雙鴿集團98.08%股份,直接持有濟民制藥0.13%的股份。而有公開信息指出,第二大股東張雪琴為李仙玉的妻子,也是第三大股東梓銘貿易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第四、第五大股東李慧慧和李麗莎是李仙玉的女兒。李仙玉的兩個女婿田云飛和別涌分別各占股0.66%。
即濟民健康的股東中,創始人李仙玉及其妻子、兩名女兒和兩名女婿,合計持股43.51%。
圖片/21圖庫
排版/許秋蓮
【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21世紀經濟報道,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