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平穩,實則暗流涌動”這正是近兩年創作者生態的真實寫照。平臺流量見頂,AI技術的升級,正讓內容創作行業掀起一場創作效率革命。
3月的北海綠樹紅花一步一景,克勞銳新媒體生態大會在第九年的節點上做了一個突破性決定——移師北海,3月20日上午,2025克勞銳第9屆新媒體生態大會在北海開幕,匯聚來自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位內容創作者、MCN機構、平臺方及品牌方,共同探討全球內容生態新機,在這里真正讓創作者展示出和北部灣一樣的潮涌之勢。
一個世界型的內容活動IP正在中國悄然生長,這場萬人齊聚的峰會上,觀潮間探尋新途,共同探尋應對內容焦慮與AI沖擊的答案。
創作者在“變與不變”中平衡
為期3天的克勞銳大會匯聚了數千位內容創作者、MCN機構,也集中呈現著全球內容生態的驕傲與焦慮。
驕傲在于參加活動的創作者幾乎輻射到全球將近60億粉絲,隨處能偶遇千萬達人。焦慮則在于交談間常聽到“創作瓶頸”“流量焦慮”的字眼。
這場大會真正把內容創作生態的暗流涌動搬上了臺面。即便是千萬創作者,也要面對頭部突破空間狹小、AI技術帶來的量與質的抉擇。一邊是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的消費時長不斷增長,另外一邊則是用戶注意力不斷被多平臺分散,激烈競爭下讓內容創作者走向了內卷化的困境。
作為內容生態最理智的陪跑者,克勞銳似乎最有發言權,面對時代的變化和內容生態的更迭,數據就像核磁一樣,精準透視行業動態。克勞銳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國內萬粉以上的創作者規模接近1500萬,頭部容量見頂,突破空間非常狹窄,反而是能夠創造個性化服務、差異化內容的有創新的作者,將產生更多的機會。
近年來不少中腰部博主異軍突起,有超長視頻拆解古代文學的米三漢,憑借一段450分鐘講《紅樓夢》的視頻吸引3億人觀看;也有挖掘內容創新的蜜蜂驚喜社直播間,通過直播+短劇、首個茶文化IP“蜜蜂偵茶局”、創新IP“蜜蜂食力派”等在淘寶直播中脫穎而出;還有生活記錄博主Nicole王若晰通過家庭場景化內容吸引用戶,矩陣賬號“阿姨賬號”單場直播GMV突破160萬,驗證了“內容即種草”的長期價值。
所以說優質內容一直是創作者構建商業生態的核心引擎。
對于內容創作的變化趨勢,克勞銳每年都會探尋新的方向,從2023年提出長期主義,到2024年呼吁獨特的創作力,再到今年克勞銳張宇彤堅定地提出“2025年是流動的黃金時代,創作者在變化中永存,呼吁創作突破界限。”她堅定地認為內容生態一直保持著“變與不變的守恒”:內容形態一直在變,用戶對好內容的追求一直沒變。
對此張宇彤提出,創作者需要回歸到本心——“做用戶需求工程師”。
抖音精選負責人曹銳指出,用戶正在對“獲得感”內容需求激增。就像米三漢打破傳統思維重新《紅樓夢》,帶給觀眾的是舌尖上的紅樓和經濟學基礎上的愛情;渤海小吏在B站上用3D熱力圖展現三國時期人口遷徙,讓晦澀難懂的歷史變得更加有趣和生動;在星球研究所超清4K的鏡頭中,讓大家對祖國祖滄海桑田的變化有了更具象化的感知。
青年律師、百萬職場博主詹秋怡還將創作比作辦展,她認為“流量是一陣風,而我想辦一個展,讓人愿意停下看一看。”
這樣看來,內容創作生態里,包括數據公司、平臺、創作者都達成了一個共識:不斷變化和創新才是內容升級不二法門。
AI沖擊下,創意與信任不可替代
過去一年,快速崛起的AI大模型,也讓不少創作者陷入“內卷化的困境”。
不可否認的是由于AI的加持,市場中的內容量呈指數級增長,對于內容創作者而言,如何在海量內容中提高創作效率,創作出讓粉絲和客戶更滿意的內容,并且獲得更多的收入,都成為值得深思的課題。
天下秀數字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檬認為,當下的不確定性是給所有創業者和內容創業者最大的激勵,“面對AI技術的升級,要把AI當作一種工具,不能把它當做自己面對的競爭對手。”
可以利用AI與粉絲進行個性化互動,提高粉絲的交互感和忠誠度。借助AI工具提高創作效率,并針對不同人群的興趣精準推送觸達。甚至理想狀態下,提高改善營銷模式,提高創作者變現效率,和品牌轉化效果。
如今看來,沒跟上時代的腳步那就是退步,無論怎樣AI技術的全面應用已經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無論創作者、平臺還是品牌,最好的狀態是把AI作為效率工具,而不是作為敵人或對手。
前阿里巴巴專家倪叔警示,AI將淘汰機械化內容,但創意與信任不可替代。品牌需構建“IP+私域+線下”三角模型,如泡泡瑪特以情緒價值實現93%利潤增長。
對此李檬也大膽提出:AI技術的發展升級,反而會驅動紅人內容創作者發展,因為紅人是創作內容,內容是萬源之源,只有掌握內容的人才是掌握了所有的通路。其實這個結論已經得到市場數據的驗證,從2019年到現在,整個市場上投在紅人廣告的份額已經大幅度增加了,移動互聯網上90%以上的內容是由內容創作者創造的。
AI技術升級正在賦能內容生態的基建——內容生產數量、產出效率、內容質量和精準觸達用戶。接下來的想象力,或許將會在內容生態的商業模式上帶來新的活力。
交個朋友副總裁李牧人提到,AI工具(如DeepSeek)已應用于主播話術優化與用戶洞察。通過AI生成“買點、爽點、猶豫點”文案,結合真人表現力訓練,直播間轉化率提升30%。
技術進步往往伴隨著產業升級,創作者需平衡AI效率與內容溫度,避免同質化,利用AI最大化的解決效率和匹配的問題,越來越智能化的AI能做到反饋越來越準確。
結語:
追根究底,在流量焦慮與技術顛覆的洶涌浪潮里,唯有回歸用戶價值、堅守內容本質,才能實現可持續增長。正如克勞銳總經理張宇彤所言:“流動的不是內容,而是生態的呼吸。”
唯有持續進化,方能在這場黃金時代的浪潮中,抵達更廣闊的海域。行業參與者需以“長期主義”為錨,以“創新融合”為帆,在潮涌中開辟新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