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的城中村巷口,23歲的小雅裹緊外套,對著路過的男人擠出一句:"大哥,wan嗎?"就在三小時前,這個二本畢業的姑娘還在朋友圈曬著"加班奮斗"的打卡照。
這一幕,正在全國各大城市的陰影處反復上演——為什么我們越掃huang,"站街女"反而越多?了解后才知道,原來她們不是你以為的"壞女人"。
案例1:蘇州某重點小學教師林月(化名),白天教孩子們"要自愛",晚上卻在會所化名"露露"坐臺。被抓獲時,她手機備忘錄里寫著:"房貸6287+補習班3800+父親透析4200=必須接滿15個客人"。
案例2:95后情侶張偉和小婷,原本在深圳合租打工,失業后,男生竟在出租屋門口放風,讓女友"接活"還網貸,民警破門時,發現墻上還貼著兩人的結婚照。這些案例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某地2023年查獲的涉huang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占37%,已婚者占比高達63%,多數有未成年子女,這其中還不乏一些有著體面工作的女性。
而這一現象之所以不能根除,且不說和人品有沒有關,但根本原因還是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比如房貸,曾有一位單親媽媽舉的牌子讓人心碎:"房子爛尾了,但我還得繼續賣身還貸"。我國現行房貸制度下:法拍房只能收回40-60%房款,剩余債務要還到60歲,列入失信名單后連送外賣都困難。
另一方面,就業市場的"35歲魔咒",某招聘網站數據顯示:90%的崗位要求"35歲以下",女性失業后再就業成功率僅為男性的1/3。服務業時薪普遍低于15元,不及站街收入的1/103。
當我們在KTV門口對濃妝女孩指指點點時,可能沒想過——她們中的很多人,原本和我們一樣是普通打工人。這個社會不該用道德大棒把落水者往深處打,而該問問:是誰在岸邊不斷往下扔石頭?畢竟,消滅貧困比消滅窮人更根本,創造就業比創造案底更治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