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拼多多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59%,凈利潤增速87%,并且成為繼騰訊、阿里巴巴之后第三個凈利潤破千億元的中國互聯網企業。
與兩大友商阿里、京東相比,拼多多無論從收入還是利潤角度,業績增速都是最快的。
由此回顧去年拼多多發布2024年二季度財報時,在靚麗的業績表現之下,管理層卻主動“唱空”,進而引發股價大跌。如今看來,算是“虛驚一場”。
從業績角度,拼多多仍是一部完美的“賺錢機器”。
01
“獨一份”的業績表現
在去年二季度財報發布的電話會上,出于謹慎態度,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表示,未來幾個季度的利潤也許會有波動、反彈,但長期利潤降低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管理層的表態立即引發股價大跌,當日拼多多盤中一度跌幅達到近40%,收盤大跌28.51%,創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超過550億美元。
3月20日,根據拼多多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拼多多2024年營收為3938億元,同比增59%;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124億元,同比增長87%。在如此大的基數之上,仍能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實屬不易。
即便如此,當日拼多多股價僅以3.97%的略微漲幅作出表態。
從單個季度表現來看,拼多多的業績增速確實有所放緩。2024年,拼多多的單季營收增速分別為130.66%、85.65%、44.33%、24.45%。但即便如此,這樣的增長速度與另外兩大巨頭相比,仍然屬于最能打的。
去年,京東錄得11588.19億元的總營收,但增幅僅6.84%;京東的收入規模雖然最大,但囿于重資產模式,歸母凈利潤卻是三家里面最低的,僅為413.59億元,在此基數上,才有同比超過70%的增速。
阿里2024年四個季度共實現9817.67億元營收,也僅有個位數增長;同期經調整凈利潤1527億元,同比略有下跌。
簡而言之,京東雖然收入規模是拼多多的3倍,但利潤只有后者的近1/3;阿里的收入和利潤都高于拼多多,但在增速上卻遠遠不及。
從利潤率角度,拼多多更是不遑多讓。
結合最近三年的數據,拼多多毛利率長期領先,處于60%-75%區間,但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主要因海外業務投入增加和“百億減免”政策讓利;凈利率也維持高位(24%-29%),反映出極強的費用控制能力。
阿里巴巴的毛利率穩定在36%-37%,但凈利率僅5.5%-7.6%,主因高額研發投入(年均550億)及管理費用侵蝕利潤。
京東的毛利率最低,只在15%左右,符合其重資產模式特點,凈利率從0.9%上升至3.9%,有所改善。
人效方面,京東因自營物流體系員工占比高,規模遠超阿里和拼多多;拼多多以不足2萬員工實現近4000億營收,人均創收達2263萬元,效率為阿里的4.8倍、京東的10.1倍。
拼多多的收入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主要包括交易服務收入、在線營銷服務。
在線營銷服務主要是拼多多平臺上商家使用營銷推廣向平臺購買服務,2024年該項收入達到了19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交易服務主要包括Temu收入、多多買菜傭金收入以及部分百億補貼的傭金,2024年交易服務收入的增長速度遠超在線營銷服務收入,達到了108%,總額為1959億元人民幣。
02
會花錢比能賺錢更重要
選擇一個好的投資標的,不能僅僅看賬面的盈利數據,還要看“手頭”是否寬裕。
在這方面,拼多多仍然表現優異,全年經營現金流1219億元,期末現金及等價物3316億元,流動性極為充裕。
然而,一家很會賺錢的公司,并不一定是偉大的公司。其中的必經之路,是成為令人尊敬的公司。
畢竟,對于平臺型企業來說,現在最卷的已經不是盈利,而是社會責任。
近期,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發聲,稱京東外賣全職騎手已突破10000人,平臺承擔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全部成本,并呼吁為所有快遞員和騎手提供五險一金。
阿里旗下1688也于近日宣布,從3月下旬開始將全面取消“僅退款”政策。早在今年年初,淘寶天貓便在商家服務大會上宣布,將建立電商行業內首個賬號誠信體系,與商家共建健康電商生態。
而率先推出“僅退款”這一售后模式的拼多多,也已在多個方面下足功夫。也許,“從長遠來看,盈利能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這樣的表態,正是對此做出的鋪墊。
在年報電話會上,趙佳臻再次表示,“過去幾個季度里,我們都提到了,簡單地以短期的資本回報來評價公司的表現,已經不太適合目前發展階段的拼多多了。”
今年1月,拼多多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由趙佳臻親自帶隊,全面研究商家需求,收集反饋意見,優化商家經營體驗和服務機制,完善平臺生態建設。
2024年全年財報發布后不久,傳聞拼多多將再投千億元人民幣扶持商家,主要用于幫助中小商家高質量轉型升級,構建商家、用戶、平臺多方共贏的電商生態。對此,拼多多并未否認。
除了回饋商家,與“僅退款”和解,實際上拼多多長期以來對農業興趣濃厚。
2024年,拼多多研發費用中約有30%投向農業,按全年研發費用估算約有80-100億元。2025年還計劃追加83-187億元銷售費用,用于農產品補貼及供應鏈提效。從2021年起,拼多多就設立“百億農研”專項,資助50項科研項目,涉及農業生物育種、數字農業技術等。
在新農人培養方面,拼多多通過支持科技小院大賽,提供平臺流量及消費補貼,吸引12.6萬“新新農人”返鄉創業,其中95后商家占比超13%。2024年“農云行動”投入專項資源,幫助提升農產品冷鏈物流及倉儲優化,覆蓋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使農產品物流費率大為降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與阿里、京東帶有創始人鮮明色彩的社會責任行動相比,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自從退休后,便完全消失在公眾視野。如今,劉強東仍繼續在朋友圈活躍,馬云也已回歸阿里,而黃崢的傳說,卻還停留在恩師段永平的口述及港媒報道的4.8億豪宅中。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操作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