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底,一位腸癌患者復診,但他的情況并不樂觀,白細胞只有1.5,嚴重的骨髓抑制。細數,發現他竟然有22年的抗癌史了。
腸癌
2002年,屠師傅進行了右半結腸手術,術后做了化療。6年后,他進行了直腸癌手術,術后在北京喝了一段時間中藥。
2017年11月,屠師傅確診了“結腸腺癌”,河南省腫瘤醫院建議做手術。因為無法保肛,再加上身體不允許,白細胞、血小板低,他就拒絕了手術。
2017年12月20日,經癌友家屬介紹,屠師傅來到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了解到他的情況后,袁希福院長建議他:手術的話,首先考慮,要與西醫商量,看看身體的可行性。
對癥服用中藥后,屠師傅感覺腸道舒服了不少。2018年1月,他在鄭大一附院進行了腹腔鏡下手術。
3月26日,屠師傅到希福醫院復診,繼續喝中藥。喝了一個月,檢查血常規,他的白細胞、紅細胞較前提升。這之后,他又喝了兩個月中亞,身體基本恢復了正常。
這之后,因為來一次不太方便,再加上經濟限制,他就停下了中藥。
中西結合
2024年4月,屠師傅發生了腸梗阻,在支架植入術期間,查出了“腹膜后及大網膜多發占位,肝右葉低密度灶,醫生考慮轉移”。
于是,他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化療。前幾次,他打著升白針,指標還可以。直到第九次,胃腸道反應劇烈,他開始了口服化療藥,并配合上“免疫+靶向”。
結果,他身體情況愈發糟糕,手麻加重,腳也開始麻了,手指變黑,食欲差。他只好停下治療,但停下沒幾天,就開始反復發燒,最嚴重的時候,他的白細胞0.99、紅細胞2點多。
2024年12月2日,屠師傅來到了希福醫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長。當時,他的紅細胞只有2.89。他說:“我覺得這次是身體最差的一次。”
袁希福院長也感到可惜:“有的是身體垮了不打了,有的是錢沒了不打了。”
12月23日,對癥服用中藥一療程后,屠師傅復診表示:這幾天腰疼好轉,原來明顯;手麻改善了;復查血紅蛋白92、紅細胞2.36,其它指標較前好轉,還是貧血;自從支架植入術后,大便發黑,原來沒成型過,現在偶爾成形;現在每天早上走大半個小時。
繼續服用中藥后,屠師傅健步走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大便顏色也慢慢恢復了正常。
2025年2月17日復診,他表示:整體上是向好的方向變化,血常規指標在上升,基本正常,就紅細胞偏低;肚臍還疼,大便偶爾成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