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銀行都在推行宣稱要“提振消費”“拯救窮人現金流”的“消費貸”。
“50萬額度”“利息3%以下”“7年還款期限”……這些看起來著實誘人。
“消費貸”貸出來干什么?肯定會有一些清醒的選手會想辦法用它來置換房貸等高利率貸款,或是用來投資。
然肯定會有一些手頭缺錢的年輕人,會用這筆錢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對于某些人來說,或許會引發他們的一種錯覺,就好像這50萬已經是他們自己的錢了。
目前,中國的負債率已經很高,有媒體稱中國已進入“全民負債時代”。
陽光底下并無新事,1990年代的日本與2000年代的韓國,曾以血淋淋的教訓揭示消費貸失控的代價。
日本推理作家宮部美雪在1992年發表的小說《火車》,便揭示了消費主義時代下信用卡債務的致命性,在當今全球消費貸規模持續擴大的背景下,這部作品更像一記警鐘,提醒我們正視金融工具背后的系統性危機。
(電影《火車》劇照)
《火車》中提出了一個有些顛覆性的觀點:在現代社會中,會被信用卡、現金卡搞到破產的,并不是那些生活奢侈,亂七八糟的人,反而是很老實,非常膽小懦弱的人居多。
故事中的關根彰子,是一個普通的小鎮女孩,她向往著離開故鄉到大城市,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過著從電視、小說、雜志中看到的富裕生活。然而現實生活卻不是那么回事,她沒錢,沒學歷,沒什么特長,就連長相也不是美得能靠它吃飯,頭腦也不是很聰明,只能在末流得公司做些事務性工作,薪水很低。
所以關根彰子漸漸迷上了信用卡消費,一開始只是為了滿足自己一點小小的愿望,后來逐漸沉浸在錯覺里,越借越多。
為什么說被債務搞到破產的都是老實人呢?像關根彰子這樣老實的女孩不會想要逃跑或是想出什么辦法躲避債務,一心只想著趕快還債,就這樣陷入了深淵,她不得不辭去公司的工作到酒廊去兼職,就這樣掉進了社會大染缸。
第一次為了自己的小欲望刷信用卡消費,便如同踏上沒有終點的列車,窗外掠過的“幸福風景”皆是幻象。
《火車》中所描述的故事與背景,和我們今天的社會很像。
無數的信息在告訴你用什么方法能賺錢,哪里好玩,穿什么衣服,買什么車……人們都在追尋著自己認為的最好的,覺得購物、旅游就是實現夢想。整個生命狀態已經被這些外在的東西支配得焦頭爛額,沒有辦法安靜下來,于是成了金錢的奴隸,而不是金錢的主人,是“消費者”而不是“創造者”。
可怕的是很多人不自覺地陷入“出賣勞力換錢——消費——再出賣勞力”的循環里,一生就這樣草草過去。
(圖源:unsplash)
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朵財富之花,但可能從小被各種偏差錯亂的信念所影響。每個人對待金錢的方式背后,都有一個信念。看看下面這些容易導致負債的心智模式,你中了哪一條呢?
有些女孩子從小被教育,財富從老公那里來,你只需要找一個差不多的工作,找個好老公就行了。這些女孩喜歡花錢,是因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能賺到更多的錢,只能把眼下的錢抓在手上,獲得一點內心的安全感,完全沒有力量去創造。
有些人即使是自己無法承受的東西也要去買,是因為內心有巨大的空洞,企圖用買東西這一途徑填補內心的空缺,但這個填補并不是真正的填補,花完錢后馬上又會陷入內疚、自責的循環中。
有些人不想讓身邊的人知道他沒錢,不敢讓家里的父母知道自己過得不好,覺得這樣很窘迫,會難受,沒面子,所以當資金緊張的時候,會想盡辦法隱瞞,會自己硬撐著。
有些女孩被“殺豬盤”騙了很多錢,是因為她們從小就沒有被好好愛過,情感匱乏,有人愿意給她們一點關愛,她就愿意把錢給她們。
還有很多人認為,我沒什么背景,現在社會又不景氣,沒有辦法,只能負債,事實上,這只是在為自己的無力、迷茫、壓抑、痛苦找理由而已。
所謂“負債”就是負面的念頭、負面的情緒、負面的想法。
金錢來到我們的生命里面,原本是為了讓我們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你的金錢、債務狀況出了問題,是生命在提醒你:你做不好自己,認為自己不行,所以在現實層面上創造了負債。
不管我們買了多少外在華麗的衣服、房子、汽車,都填補不了心中的黑洞,心中的黑暗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贊美,被關注。
安靜下來,去感受你和金錢的關系,去看見自己曾在金錢方面受到的傷害,去看見它,傾聽它,照顧它,讓內心的小孩放松下來。
一些心理學家建議我們在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去跑步、去清掃房間,就是這個道理。
當你覺察到了自己內在的痛苦,“負債”一轉念就是財富。
你此刻負債100萬、1000萬、1個億,這其實代表著你內在有100萬、1000萬、1個億的能量被壓抑了。
要真正讓自己幸福起來,而不是用借債的方式創造虛假的幸福幻覺。只要你敢于面對自己,就能徹底地改變自己,在外在的世界創造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