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起一個問題:神醫扁鵲治病,治的是誰的病?這引發了小歪的探究興致。
扁鵲見某國君,國君諱疾忌醫,不聽忠告,最后一命嗚呼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扁鵲面對的是哪一位國君呢?
這可不容易搞清楚。
《韓非子》和語文課本:扁鵲見的是蔡桓公
我第一反應是蔡桓公,因為小學課本是這樣寫的,我記不清我的課本是怎樣的,不過拿最新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翻看都有的。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的課本書影,提到了蔡桓侯
課文說扁鵲見的是蔡桓侯。
這則故事出自《韓非子》,我找到了原著的文字: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桓侯曰:“寡人無疾。”
那么看起來扁鵲是見到蔡國的國君了,奇怪的是,先稱蔡桓公,后文又說桓侯。
蔡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小國,大約在今天河南省駐馬店市那一帶。我查了一下,是有一位國君稱號蔡桓侯,級別為侯爵。按照周禮,國君生前要稱侯,去世后,可稱公表示尊敬,而不是爵位。這就導致公侯混稱,桓公桓侯分不清。
《史記》:扁鵲見的是齊桓侯
關于扁鵲望診,另一處就是司馬遷的《史記》記載: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
整個故事內容和《韓非子》差不多,可是從蔡國換成了齊國。由于扁鵲的活動年份沒有明確定論,如果他可以見蔡侯,也就可以見春秋霸主齊桓公姜小白(他其實也是侯爵)。《東周列國志》就明確將這樁事安在了姜小白身上,人物形象更飽滿,反正姜小白晚年頭腦發昏,英明不再,諱疾忌醫也合情理。
我問了一下deepseek和百度,AI告訴我:扁鵲見的桓侯是戰國時期的田午。
這個名字并不那么耳熟。
當初,周天子封姜太公姜氏到齊國,后來田午弒君,謀篡了姜齊,國名不變,進入田齊時代,謚號孝武桓,也可以稱之為齊桓公,只不過和姜小白的年代不同。
田午設立稷下學宮,廣納賢才,他的兒子齊威王的故事更為大眾所知,比如田忌賽馬、鄒忌諷齊王納諫。
為什么要指定田午是蔡桓公呢,deepseek說因為他曾將齊國遷都上蔡或者他早年曾封地上蔡,這兩個論點我都找不到論據,感覺很牽強。蔡國是楚國滅掉的,齊國又怎么會移都到那邊呢?
那么扁鵲見的是蔡桓侯、姜小白、還是田午呢?還缺少強有力的證據。
聰明的你是不是有了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