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
案例
3天前,媽媽發現7月齡的豆豆(女)出現輕微的咳嗽、流涕、低熱,以為是普通感冒,并未在意。
第4天,媽媽發現豆豆的耳后、顏面部出現紅點,哭鬧較平日增多,測量體溫達38.7攝氏度,咳嗽也較前增多,眼睛發紅,且不愿意吃奶,媽媽急忙送豆豆到醫院就診。醫生追問媽媽,才知道豆豆10天前曾接觸過患麻疹的小朋友,結合病情,醫生考慮豆豆是麻疹合并肺炎。
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麻疹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和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傳染性極強,在空氣飛沫中存在幾小時仍具有傳染性。
麻疹是兒童常見的傳染病之一,嚴重威脅人類尤其是兒童的健康。在麻疹疫苗普及接種前,麻疹是5歲以下兒童主要的“殺手”。
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兒童麻疹的發生,家長應該掌握麻疹的常見癥狀、診斷方法和如何預防等基本健康知識。
麻疹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人感染麻疹病毒后,初始癥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像感冒一樣;嬰幼兒可出現全身不適,如食欲缺乏、精神不振或嘔吐、腹瀉等,口腔內可能會出現像“細鹽粒”或“胡椒粉”一樣的灰白色斑點。
此后,許多患兒會出現紅眼、流淚、畏光等表現。
發熱3~4天后,患兒會出現始于面部并逐漸向全身擴散的紅色皮疹,此時患兒發熱的癥狀加重、熱峰更高,咳嗽加劇。
皮疹出現3~5天后,患兒的體溫開始下降至正常,食欲、精神也逐漸好轉,皮疹開始變成棕色并按照出疹順序逐漸消退,皮膚可能像日曬傷后一樣發生蛻皮。
注意,這些人群可發生麻疹并發癥或發展為重癥麻疹,應及時就醫:①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合并結核的兒童或孕婦感染麻疹病毒;②持續高熱,出現驚厥甚至昏迷的患兒。
麻疹的常用診斷方法有哪些
臨床通常通過檢測血清麻疹病毒IgM抗體、咽拭子或尿液樣本中麻疹病毒的核酸來確診麻疹。癥狀典型病例可以臨床診斷。
如何預防麻疹
接種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麻疹的發生。我國免疫規劃接種程序規定,8月齡為麻疹疫苗初次接種年齡,18~24月齡時加強接種1次,采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
此外,在麻疹流行期間,易感兒童應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麻疹患兒停留過的房間,應開窗通風并使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麻疹患兒的衣物,應在陽光下暴曬。
如何治療麻疹
兒童感染麻疹病毒后,家長應盡早帶其到醫院就診,請醫生評估病情并進行相關治療。
對于輕癥麻疹患兒,目前無特定治療方案,但需要保證充足的休息、足量的液體攝入,可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類藥物進行退熱。
對于18歲以下的患兒,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藥物。
對于發生麻疹并發癥或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兒,應及時住院觀察和治療。
誤區解讀
誤區1:只要接種了麻疹疫苗,就一定不會患麻疹。
接種第1劑麻疹疫苗后,有少部分兒童不能產生有效的保護性抗體,一般全程接種第2劑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免疫保護。但是,免疫力較低的兒童可能接種疫苗的免疫應答較弱,保護性抗體的持續時間較短。此外,一些接受化療、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移植患者,疫苗產生的抗體會消失。因此,這些特殊人群一旦暴露于麻疹病毒,如周圍接觸的人患麻疹或生活地區有麻疹流行,即使接種過麻疹疫苗,仍有可能被感染。
誤區2:麻疹疫苗接種會導致麻疹。
接種麻疹疫苗5~12天后,少數兒童會出現發熱伴或不伴皮疹,這是麻疹疫苗的接種反應,并非患了麻疹。一般2~3天后,發熱或皮疹表現即可自行消退。
本文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感染病:真相與誤區》、人衛健康微信公眾號
編輯 | 康曉杰
校審 | 孫茜
策劃 | 王菲菲 崔晨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