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數字貿易龍頭卓爾智聯(2098.HK)發布了2024年報業績,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和創新實力。
2024年,集團聚焦供應鏈管理與商貿物流主業,實現總營收1623.6億元,同比增長29.6%。實現凈利潤9336.1萬元,同比增長42.2%。
2024年,全球經濟在復蘇過程中面臨挑戰,增速有所放緩,大宗商品價格頻繁波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卓爾智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得益于商業模式及科技領域的持續創新。
一、加速擴張,國際貿易成果斐然
卓爾智聯總部位于湖北武漢,武漢歷來被譽為“九省通衢”,其交通便捷,擁有繁忙的內河航運,發達的鐵路、公路、航空運輸網絡,區位優勢明顯,有著“東方芝加哥”的稱號。
集團旗下核心項目——漢口北國際貿易城(簡稱“漢口北”)已成為全國建筑規模最大、交易額第二的新一代商貿物流基地。
漢口北的批發貿易是集團根基,但其業務范疇遠不止于此。
卓爾智聯圍繞批發市場和大宗商品兩大交易場景,建設運營了消費品、農產品、鋼鐵、化工塑料、跨境貿易等B2B交易平臺,提供交易、物流、倉儲、金融、信息服務等供應鏈服務。
聚焦大宗商品領域,卓爾智聯打造了中農網、卓鋼鏈、化塑匯以及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CIC等互聯網平臺,其中CIC是集團參與全球產業鏈協作的國際貿易平臺。
2024年,集團加快市場拓展并通過延伸供應鏈業務擴大市場份額。
其中,中農網不僅與東帝汶國家館達成咖啡貿易等合作,而且不斷加大高毛利生豆品類貿易,新開拓中美洲優質產區資源,全年生豆銷售量和銷售額增幅達50%。
此外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布局香辛料精深加工中心及配套冷鏈倉儲設施,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卓鋼鏈深度聚焦高端制造、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等國家重點支持產業,積極開拓沙特阿拉伯等國際市場,邁出了跨境出口業務堅實一步。
化塑匯依托全國最大的塑料原料集散地市場優勢,在浙江余姚開拓寄售新市場,并于云南玉溪落地基質盆項目,擴大再生塑料等產品銷量。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4年中國再生塑料市場規模已達到235.6億元,隨著環保政策推動,再生塑料行業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國際貿易上,卓爾智聯緊抓“買賣全球”機遇,推動漢口北成為中小企業出口的重要平臺,并以CIC為核心增強國際貿易供應鏈及科技服務,提升在東南亞等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2024年,卓爾智聯出海表現出色,主業實現海外收入約407億元,同比增長381%。實現國內營收約1213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中農網、卓鋼鏈、化塑匯分別實現營收405億元、220億元、254億元。
作為傳統貿易向數字貿易轉型的代表性企業,卓爾智聯有力地證明其在規模擴大和效率提升方面的獨特優勢。
二、漢口北,引領傳統商貿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前沿陣地
批發貿易是漢口北的基礎,對于武漢當地的住戶而言,漢口北是他們節假日“打貨(批發)”勝地,小到鍋碗瓢盆、鮮花海鮮,大到智能家居、汽車等。
2024年,武漢獲批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漢口北作為核心載體,其在全國首創“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具有全國示范意義。
漢口北現已形成品牌服裝、小商品、酒店用品、汽車二手車等30個大型綜合性專業市場集群。2024年,漢口北市場線上線下總交易額超2000億元。
在如此龐大的實體市場下,創新生態一旦形成,就是一片能夠自我生長的堅實土地,成為商貿業創新創業的熱帶雨林。
2024年,低空經濟蓬勃興起,漢口北依托物流優勢建成全國商品市場首個低空物流港,率先推出無人機配送的新型消費場景。目前,漢口北低空港已獲得3條低空航線批準。
同時,集團依托數字化供應鏈接連打通辣椒、服裝紡織、海鮮、鮮花、咖啡等多條供應鏈體系。
以辣椒為例,盡管這是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品種,但集團通過打通全球辣椒供應鏈并設立辣椒現貨交易所,讓商戶能夠買到印度、越南等國內外幾十個辣椒品種,很快便成為了中西部辣椒源頭直采的交易平臺。
2024年,漢口北數字化管理平臺2.0正式上線,該平臺融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技術,實施網格化管理,提升了決策精準度與運營效率。
在此基礎上,漢口北持續探索“市場+供應鏈+直播+倉配”的直播經濟發展業態,數智化商貿運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如今的漢口北擁有商品交易、倉儲物流、進出口貿易、供應鏈金融、會展、電商等多元產業功能,不斷為傳統商貿業提效賦能,每天吸引超20萬客商和市民穿梭于此。
圍繞“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商貿物流平臺目標,漢口北縱深推進數實融合、內外貿融合等,與源頭產業鏈、終端消費鏈深度對接,實現線上、實體、會展經濟以及內外貿新業態在專業市場的蓬勃發展。
三、創新引擎,打造最經濟實效的供應鏈
卓爾智聯堅持以產業大數據和數智化技術創新為基石,在2024年持續鞏固供應鏈優勢,并為產業數字化發展添磚加瓦。
中農網、化塑匯已在繭絲、飼料、再生塑料等領域建立了數字化“云工廠”,實現從原料采購、生產管理到平臺銷售的全鏈條貫通,并將傳統的推式供應鏈轉變為拉式供應鏈模式,增強了整個流程的靈活性。
2024年化塑匯再生塑料云工廠小程序成功研發上線,幫助工廠建立起回收-再生-銷售全流程追溯質量體系。而自化塑匯首家再生塑料“云工廠”上線以來,已助力合作工廠線上運營效率提升30%,交付時間提速10%,庫存成本降低15%。
這一顯著成果的實現不僅得益于先進技術的運用,還離不開創新的商業模式支撐。
化塑匯運用數字技術搭建了集供應鏈、數字供應鏈、數字化云工廠、敏捷化倉儲物流、產融科技于一體的新型數智科技服務體系,幫助傳統企業擁抱數字化、智能化的便捷服務,實現效率提升和服務增值。
不止于此,為助力行業企業提升運營、決策效率,卓鋼鏈輕量級SaaS服務系統已走進多家企業客戶。
2024年,其單一SaaS進銷存升級至MES加工制造,已服務客戶2000+家,包含大型央國企等,助力企業人效比提升30%,線上運營效率提升20%。
中農網推出行業內首個生成式AI大模型“AI糖”,目前正著力研發“AI糖”大模型2.0版本,幫助糖業人士進一步降低成本,持續推進產業數字化發展。
在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之外,集團也在大力加強政企合作。2024年中農網正式與廣州數據交易所(天河)服務專區達成戰略合作,6款農產品價格指數、3款數據產品成功上架。
2024年,CIC全面升級TradeData Pro,進一步擴大數據覆蓋范圍,幫助企業更精準地了解全球貿易動態。
這些舉措彰顯了卓爾智聯技術創新對產業鏈全面升級的強大推動作用,前沿科技的深度應用不僅優化了業務流程,還顯著增強了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效率與風險控制能力。
作為一家每天從事海量商品交易、貨物流轉、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的企業,卓爾智聯的運營必然依托龐大且精細的供應鏈系統以確保高效運作。
關于“好”的供應鏈的定義,集團創始人閻志先生曾一語中的:“層級少、成本低”。
閻志先生曾說“過去市場是做物業出租的,現在作為供應鏈鏈主,要去源頭把最好的貨找回來,用盡可能便宜的價格賣給消費者,從而推動擴大消費”。
這正是數字經濟下,供應鏈提質增效所要達成的最終目的。
“供應鏈”是一門非常卷的生意,行業毛利率普遍較低,但通過卓爾智聯構筑的超大型貿易樞紐,讓武漢以及全國人民享受到了更有性價比的商品和服務,這便是卓爾智聯的價值所在。
結語
數字經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驅動力,誰能率先完成市場全鏈條的數字化重構,誰就掌握了重塑行業生態的主導權。
卓爾智聯自2015年全面啟動互聯網轉型以來,積極打造智能交易平臺,推動傳統貿易向數字貿易轉型升級。這不僅是企業發展戰略的主動求變,更是數字經濟時代商貿業態迭代升級的生動實踐。
2024年,卓爾智聯交出的答卷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轉化效能,在擴大市場份額、提升交易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創新金融服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進展,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