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成都的一些群上,流傳著一個聊天記錄,關于每日電詐警訊的。這里有幾條信息,真的值得我們每一位朋友,特別是高校的同學注意。
網上兼職被騙,這應該是當下高校同學最應當注意的地方。很多想要兼職的同學本身就是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想要通過兼職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或是保證自己的日常生活,可是,在網絡中,面對那些高薪誘惑,一下子就失去了方向,很多同學甚至用花唄、信用卡等去交什么服裝費,中介費等等。一直以來,我都跟找兼職的同學說:你要記住一個事,你是去找兼職工作的,不是去當兼職老板的,應該是公司給你發工資,而不是你給公司發“工資”。但凡遇到那些讓你交這個費那個費的,直接遠離就好,就算有的行業要體檢,那也是你自己可以去體檢的。而對于要找兼職的同學來說,一定要明白,不要輕易從自己的口袋掏錢。這里,最要注意的就是那些所謂的網絡刷單,一方面,網絡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另一方面,網絡刷單往往藏著連環的騙局,騙子刷的不是單,刷的更多的你口袋中的錢。
至于網絡招嫖被騙,因為不清楚到底被騙的是學生還是老師,為什么會被騙,我問了下deepseek。
網絡招嫖行為不僅涉嫌違法,更存在極高的被騙風險。以下是常見的詐騙手段及法律警示,請務必提高警惕:
一、常見騙局類型
1. 「先付款后服務」陷阱
手法:以低價、特殊服務為誘餌,要求提前支付“定金”“保證金”“車費”等,收款后拉黑消失。
升級版:偽造交易記錄或發送虛假定位,誘導多次轉賬(如“安全費”“健康檢查費”)。
數據:2023年某市警方通報,此類案件占網絡招嫖詐騙的62%,單筆損失最高達5萬元。
2. 「冒充熟人」敲詐勒索
手法:通過社交平臺偽裝異性搭訕,誘導發送隱私照片或視頻,隨后以“曝光隱私”威脅轉賬。
案例:2024年浙江某男子因“裸聊”被勒索23萬元,最終報警后抓獲跨國犯罪團伙。
3. 「虛假平臺」誘導充值
話術:謊稱需注冊會員、充值積分才能“約見”,實則后臺操控數據,無法提現或消費。
特征:仿造知名社交/交友APP界面,服務器多設在境外,追損難度極大。
4. 「線下見面」衍生犯罪
風險:赴約后遭遇搶劫、盜竊,或被誘導至“黑店”強制高額消費。
數據:某省2023年偵破的“酒托”案件中,受害者單次消費被迫支付2萬至10萬元。
二、法律風險警示
1. 招嫖行為本身違法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六條:賣淫、嫖娼可處10-15日拘留,并處5000元以下罰款。
后果:即便未實際發生性交易,線上協商嫖資也可能被認定為違法行為。
2. 隱私泄露與二次傷害
騙子常以“報警曝光”威脅,但實際目的是榨取更多錢財,切勿私下妥協。
三、正確應對建議
1. 立即止損
停止一切轉賬,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證據。
2. 主動報警
向屬地公安機關報案,說明被騙經過。警方有義務保護公民隱私,不會因招嫖行為額外處罰(但可能批評教育)。
3. 防范信息泄露
修改相關賬戶密碼,開啟手機短信過濾功能,避免二次詐騙。
4. 法律科普
學習《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了解網絡詐騙常見套路,避免僥幸心理。
四、重點提醒
任何要求預付費用的“服務”均為詐騙,合法職業不會以此方式交易。
潔身自好是根本,網絡招嫖無“安全途徑”,遠離誘惑才能避免損失。
如已遭遇詐騙,請立即撥打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報案,積極配合警方調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