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一級軍士長,人們或許會想起老兵王忠心,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個從山東走出來的普通士兵,同樣憑著自己的毅力和拼搏,成長為一位比“將軍還少”的一級軍士長。他的名字叫趙宗剛。
趙宗剛,一個普通修理工,卻兩次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被表彰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全軍優秀士官”,2010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成為當年全軍獲此殊榮的3名戰士之一。
趙宗剛,1968年出生,山東萊西人。他的家庭不富裕,但他的父母卻非常的質樸和善良。自兒時起,趙宗剛就對周圍各種物品充滿著好奇心,總愛琢磨擺弄。
成長的過程中,他經常幫著父母分擔農活,初中畢業后,趙宗剛便告別校園生活,扛起鋤頭,跟著父母下田勞作。
1986年,年僅18歲的趙宗剛應征入伍,來到某裝甲團,成為裝甲團的一名新兵,此時的他完全沒想到,自己在這里一干就是26年。
作為入伍新兵,趙宗剛也給自己立下目標:“要多向身邊最優秀的人學習,把他們當成競爭對手,以不服輸的精神要求自己。”
趙宗剛說到做到,以至于后來他的戰友調侃到:“在榮譽面前,他可是一點也不含糊!”關于這部分,我們留在后面細說。
1993年,軍隊在牟平有一次演習活動,當時坦克出現了故障,身為班長的趙宗剛望著出故障的坦克,眉頭緊皺,束手無策。完全不知道該怎么修理眼前的這個龐然大物,他感到無奈,也感到無助。就在此時此刻,一個新的信念在他心中萌生而出:下定決心,要好好學技術,一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裝甲兵!
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趙宗剛改行學習坦克修理,從最基礎的部分學起,他每天早早來到學習場地,拿著筆記,對著各式各樣的零件反復琢磨,背誦名稱、研究功能。白天在實踐中上手操作,晚上就著昏黃燈光翻看專業書籍,就這樣一點點充實自己。
憑著刻苦學習,趙宗剛完成了軍長交代的重要任務,把那些令人頭暈目眩的坦克發動機剖面圖背得滾瓜爛熟。
前文提到,趙宗剛因家境困難,讀完初中就輟學了。所以對于文化底子薄弱、入伍前連拖拉機都少見的農家弟子趙宗剛來說,要想把發動機工作原理研究透徹,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次遇到困難時,趙宗剛都會想起新兵時的他給自己立下的目標:以不服輸的精神要求自己,別人做不到的,他可以做到;別人做得好的,他可以做到更好。
只要愿意花費時間努力,就會有收獲,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就這樣,趙宗剛靠著勤奮努力,一年以后,上百個零部件以及工作原理,趙宗剛都能在心里“放電影”;幾十張剖視圖,他能分毫不差地默畫下來。
原先還一竅不通的趙宗剛,此時卻成了一位滿身絕活的“首席專家”。
那時候部隊里還流傳著一句話:有困難找組織,裝備有故障找趙宗剛。
一次,連隊通過電話找到了在外巡修的趙宗剛,他們遇到了棘手難題:一臺坦克行進間加水口蓋通氣孔往外漏水。
趙宗剛不慌不忙地說:“來,讓我聽一聽。”
此時的他完全沒有了當年的束手無策。
趙宗剛讓對方把聽筒湊到坦克發動機近前。
“檢查冷卻系,水泵是個重點。”聽了聽筒中傳來的陣陣轟鳴聲,趙宗剛立刻開出了“藥方”。
對方照著這個“藥方”對坦克進行了修理和排查,不到兩個小時后,他們就給趙宗剛打來電話,激動地說:“修好了!全部都修好了!”
只聽聲音就能判斷出坦克哪里出現問題,這個絕活只有趙宗剛能做到。
在這之后,趙宗剛憑著自己自創的“看、聽、聞、問”發動機修理法,修好兩千多臺存有“疑難雜癥”的發動機,這些年,趙宗剛從來沒有失手過,由此可見,趙宗剛這些年積累下的經驗,也成為軍隊戰斗力的“基石”,他這個“兵王”是名副其實啊!
1998年,特大暴雨來襲,駐地小南海水庫告警,但發動機組損壞無法及時泄洪,情景危急。正在外面參加培訓的趙宗剛接到命令后,馬不停蹄趕了回來。
他顧不上喘口氣,一頭鉆進發電機組下方,一呆就是四個小時,后來在他的檢查和修理下,發動機恢復了正常工作。趙宗剛的出現真是解決了他們的大問題,還沒等雨停,幾十名群眾敲鑼打鼓給趙宗剛送來錦旗。
當兵以來,趙宗剛參加抗旱、搶險20多次,每次任務中,他都像“永動機”一樣不停的轉著,仿佛他不知道疲勞似的。趙宗剛還助民義務修車100臺,給駐地群眾省下80多萬的修理費用。
趙宗剛是部隊里不可或缺的人才,但是他身上的軍章數量并不多。入伍26年,滿打滿算,趙宗剛只有5枚軍章,平均五年立功一次。
這是為何?
幾位指導員給出答案:“都被他給讓了,這個要退伍,他讓;那個表現不錯,他也讓!”
比起軍章,趙宗剛更希望自己可以多為部隊做些實事,身為部隊里的老兵,他也希望“新人優先”,趙宗剛的謙讓精神讓指導員們欽佩不已。
但是在榮譽面前,趙宗剛絲毫不含糊。這是因為“為榮譽而戰是每個軍人應有的境界。”
2017年,服役滿31年的趙宗剛帶著滿身榮譽退役,當兵當到被整個部隊認可,在常人看來已經是功德“圓滿”了。但是退役后的趙宗剛并沒有閑下來,他繼續努力工作著。
然而,在他退伍一段時間后,北部戰區某部又給他發去返聘邀請。原來,原先的部隊因缺少像趙宗剛這樣全能的技術骨干,所以他們希望趙宗剛可以繼續回到部隊。
面對部隊的召回,趙宗剛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他繼續回到那個奮斗多年的部隊里,兢兢業業為國家貢獻力量。
趙宗剛是一個滿身有著技能的老兵,他甘于奉獻,不求回報。入伍的這些年里,趙宗剛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鉆研技術上。他用揮灑不盡的汗水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傳奇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