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已經轉陰,為何病毒又回來了?"
兩年前,張先生經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乙肝表面抗原成功轉陰,他欣喜若狂,認為疾病已經徹底治愈,便自行停了藥。然而,最近的體檢報告卻給了他當頭一棒——表面抗原再次升高,肝功能出現異常……這樣的案例在臨床上并不少見。那么,乙肝轉陰后真的會復發嗎?如何才能避免病情反復?今天,我們就來徹底講清楚!
一、乙肝轉陰后為何會復發?四大關鍵原因
擅自停藥或治療不徹底
抗病毒治療需要長期堅持,即使表面抗原轉陰,仍需鞏固治療一段時間。部分患者過早停藥,導致體內殘留的病毒重新活躍。數據顯示,停藥后1年內復發率可高達70%。未形成保護性抗體
表面抗原轉陰不等于身體具備免疫力。如果未產生足夠抗體(抗-HBs),仍可能因接觸病毒(如不潔注射、無保護性行為等)再次感染。免疫力低下
合并糖尿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或存在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免疫系統功能較弱,病毒可能趁機"卷土重來"。忽視定期復查
即使達到臨床治愈,乙肝病毒仍可能潛伏在體內。不定期監測肝功能、病毒標志物及肝臟影像學檢查,可能錯過早期復發的信號。
二、如何避免復發?三大黃金法則
? 1. 嚴格遵醫囑,不擅自停藥
即使轉陰,仍需在醫生指導下鞏固治療,逐步調整用藥方案,不可自行減藥或停藥。
? 2. 接種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若轉陰后未檢測到抗體(抗-HBs),應及時接種乙肝疫苗,刺激機體產生保護性抗體,降低再感染風險。
? 3. 長期監測,防患于未然
即使臨床治愈,也應每6-12個月復查一次,包括乙肝五項、HBV DNA、肝功能及肝臟超聲等,確保早發現、早干預。
乙肝轉陰后復發率高?想避免悲劇重演,你得清楚這幾點
總結:轉陰≠終點,科學管理是關鍵
乙肝轉陰是抗病毒治療的重要里程碑,但并非一勞永逸。只有堅持規范治療、定期監測、強化免疫力,才能真正遠離復發風險,守護肝臟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