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陜西秦龍乳業集團聯合民生生態·三公共享平臺、“民生ESG社區生態研究課題組”,在西安舉行乳業全產業鏈溯源參觀暨《社區食品安全的ESG治理路徑探索——營養食品促進為切入》子課題授牌儀式。該研究作為"民生ESG社區生態研究課題"框架下的重要專項項目,旨在探索乳制品行業在ESG(環境、社會、治理)社區生態構建中的實踐價值,推動食品安全、生態保護與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深度融合。
生態友好型牧場實踐 推動產業綠色發展
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秦龍乳業集團的生態牧場;牧場采用種養循環模式,將養殖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料,用于周邊農田改良,有效降低面源污染風險。同時,通過植被恢復與水土保持措施,實現了生產活動與區域生態系統的和諧共生。民生生態·三公共享平臺聯合發起人黃黎山指出:"乳制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生態保護基礎上,這種循環農業模式具有示范意義。"
ESG框架下的食品安全治理創新
授牌儀式上,民生ESG社區生態研究課題組宣布啟動專項研究,重點探索:
生態保護與食品安全協同機制:評估不同生產模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建立生態友好型食品生產標準;
社區參與式治理:構建居民、企業與政府三方協同的食品安全監督網絡;
低碳供應鏈建設:優化從牧場到社區的物流配送體系,降低碳足跡。
民生生態·三公共享平臺運營副總裁曹家彬表示:"食品安全本質上是生態安全問題,只有確保生產環境的可持續性,才能實現食品安全的長期保障。"
多方共建社區生態服務體系
活動期間,與會各方達成共識,將推動建立"社區生態食品服務站"試點項目。該項目擬整合乳制品企業、科研機構與社區組織資源,開展: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有機廢棄物回收利用等系統性工作。
中奶臻羊控股集團董事長趙南燕介紹,企業將通過數字化溯源技術,向社區居民開放生產過程數據,增強食品安全透明度。
探索中國特色ESG社區發展模式
民生生態·三公共享平臺運營總裁周琪竣強調:"本次課題研究將立足中國社區特點,探索將傳統生態智慧與現代治理理念相結合的創新路徑,乳制品行業作為連接城鄉的重要紐帶,在推動生態社區建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乳制品行業需聯動政府、社區與企業資源,將ESG指標轉化為普惠性健康服務。例如,通過社區乳品營養計劃、開放式工廠參觀等,增強公眾對食品安全的參與感與獲得感。
業內專家認為,該研究將為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重要參考,其成果有望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推動食品產業向更加綠色、包容的方向轉型。(劉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