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縣鶴溪街道惠明寺村 新華社發(李肅人 攝)
以“千萬工程”牽引縮小“三大差距”,山區海島縣是重點難點。
2022年初,浙江確定以景寧縣、嵊泗縣作為樣本,解剖麻雀、整體謀劃,探索共同富裕特色之路。
三年來,浙江省針對兩縣開展大量專家座談、蹲點調研、精準施策、招引項目,在解剖麻雀過程中摸清難點、堵點和薄弱點,破解山區海島縣發展共性問題,探尋可復制可推廣的共富經驗。
景寧和嵊泗,一南一北,為何能成為“麻雀”?
翻看浙江地圖,這兩個縣都處于省域邊界、交通末端,具有區位受限、家底薄弱、短板較多等共性特征,地區生產總值常年排在全省末尾之列,是全省具有代表性的山區海島縣。有人評價說,沒有比景寧更山區的山區、比嵊泗更海島的海島。
這兩縣短板突出。往往暴露出來的問題越多,解決難度相對更大,一旦找到辦法之后越具備可復制性。“解剖一只麻雀,解決一類問題,可以為全省制定決策和出臺政策提供參考借鑒。”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區域所山區發展研究室副主任王藝評價道。
景寧縣澄照鄉三石村 新華社發(李肅人 攝)
找問題、尋出路、復盤經驗……兩縣的嬗變,在解剖麻雀過程中悄然開啟,如今各自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回首三年,他們帶來了哪些經驗和啟示?
其一,由散到聚的解題思路。
在前期諸多調研報告中,景寧和嵊泗有一個共性問題:散。
在景寧,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地少,鎮村分散,人口空心化、老人留守,結構失衡和資源閑置問題疊加。嵊泗的情況也類似,人口連續26年呈現負增長,人口分散在11個島嶼上,最少的灘滸村僅35人。
怎么讓人口集聚?景寧的破題方案是新型城鎮化,確定了三個80%目標:縣城集聚80%以上的縣域常住人口、80%以上的生態產業和80%以上的公共服務設施。2022年以來,超1.3萬名景寧老百姓進城安居,縣城常住人口占比從69%提升至76.2%。
海島搬遷更有必要。嵊泗啟動新時代“小島遷、大島建”工程,加快推進偏遠低密度人口小島人口向大島集聚,讓偏遠小島的群眾進城生活。“通過落實新居民權益保障機制,創新小島遷居一件事改革,引導人口向縣城集聚,目前已實現‘建制鄉鎮以下小島常住人口全部清零’。”嵊泗縣社會治理中心負責人應詩瑩說。
除了人口分散之外,還有公共服務配置散。
雖然人口外流,但教育、醫療、文化、金融等服務一個不能少,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成本高,既無法滿足部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增加了地方財政壓力,發展往往容易陷入“死胡同”。
以教育為例。三年前,景寧12所鄉鎮小學硬件設施并不比城區學校遜色,而且老師多學生少成為一種趨勢,生均教育事業經費成本達9.9萬元,相比城區高出大約5倍。同樣在嵊泗,全縣生均教育事業費支出為7.3萬元,相當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4倍,但優秀老師引不進、留不住、成長慢,優質生源外流嚴重。
為破解鄉鎮學校辦學成本高、質量不佳等問題,景寧自2022年起在全省率先探索小規模學校優化調整工作,來自毛垟鄉、鸕鶿鄉、大均鄉等8所小規模學校的107名孩子全部進入城區學校就讀,生均教育事業經費成本降至2.1萬元。如今,這項舉措已在全省推廣。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在舟山市及淳安、龍游、景寧3個縣部署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試點工作,目前已形成首批30項經驗,并向全省或特定區域推廣。其中,景寧有13項經驗入選,為三個試點縣最多。嵊泗也參與了教育、醫療、養老、交通等領域試點探索,合計20項經驗。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泗洲塘村共富民宿集聚區 新華社發(姚凱樂攝)
其二,因地制宜的發展邏輯。
區位條件不同、資源稟賦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山區海島縣發展不是“撿到籃子里都是菜”,什么項目最適合自己,怎么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前些年,嵊泗海島游以觀光、休閑為主,互動性、參與性產品不多,在業內名氣不顯。對此,嵊泗重新系統梳理縣域內小島發展現狀和特點,根據不同海島的資源稟賦,形成錯位打法,激活消費新場景,去年旅游產業增加值增長7.4%,游客接待人次增長10%以上。
花鳥島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差異化發展之路。從“高端定制”旅游到“藝術花鳥”營造,近年來花鳥島不斷引入多元業態,吸引眾多創客,豐富旅游體驗。2024年重新定位“愛情主題島”,打造浪漫場景,舉辦創意活動,設立婚姻登記處,延展愛情產業鏈。如今,花鳥島成為熱門旅游地,吸引大量游客,帶動民宿、餐飲等產業發展,實現旅游與文化深度融合,推動當地經濟增長。
視角切換到景寧。當地森林覆蓋率達81%,是浙江“傳統道地藥材”主產區之一,但無法形成規模化。這三年,景寧將畬醫藥大健康產業作為縣域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加強畬醫藥產品和藥食同源食品企業的招引和扶持,拉長中藥材產業鏈。
位于縣城北工業園西北側,“中國畬藥谷”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浙南畬藥(金線蓮)創新技術創業園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目前,景寧畬藥材種植面積已達9.49萬畝,去年新增多花黃精、三葉青等畬藥材基地2000余畝。
過去,很多縣城發展往往模仿大城市的發展思路,在產業結構上追求“大而全”,增長動能上渴望“高精尖”,由于自身的“先天缺陷”導致發展“舉棋不定”。
漁船從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嵊泗中心漁港駛向漁場 新華社發(姚峰攝
兩只“麻雀”的經驗告訴我們,強城的關鍵在于遵循比較優勢原則,選擇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產業,在目標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行動上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必然能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年間,兩只“麻雀”各類經濟數據明顯提升,但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很多探索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貼近基層實際,飽含著群眾智慧,為縮小地區差距打開了新思路新空間。(潮新聞 記者 金梁 葉錦霞 通訊員 徐麗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