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27日對于法國來說相當重要,同時牽動了“政治”、“經貿”、乃至“未來是否獨立自主”等一系列重要事宜。
在巴黎,馬克龍拍案而起宣布發出“特殊請柬”,37國將作為“幫手”派兵前往烏克蘭!可話語中,卻潛藏對美俄兩國的“妥協”。
在北京,法國外長巴羅在華呈現“軟化”態度,一面暢談擊破貿易壁壘加深合作,一面希望中國“發揮影響力”參與俄烏和談。
中國會就此答應法國的“請求”嗎?法國發出“特殊請柬”和“展現妥協”的原因又是什么?
去年歐盟委員會不顧中國多番反對,還是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但之后投下贊成票的“始作俑者”法國卻似乎笑不出來了。
因為隨后中國就宣布對歐盟的白蘭地實施反傾銷措施,在受影響需要繳納30-39%保證金的國家里,法國首當其沖。
雖然馬克龍已經意識到此事的危害性,并預計派人來中國“聊聊”。誰成想法國政府竟然在這段時間里“被推翻”,事情緊急程度顯然超過“訪華”。
直到新政府基本塵埃落地,法國新總理貝魯才再次表示會盡快訪華,不過此時法國干邑跨行業協會已經徹底坐不住了。
該協會表示,法國的做法讓中國有了“反制”,中國的反制又讓法國干邑對華發貨量暴降50%,所以我們要求政府最好“說到做到”,別再拖延訪華了!
如今這一期盼終于成為現實,3月27日,中法兩國外長正式在北京進行會面,在此次行程中法國尤其強調“合作”。
在見到王毅外長的會晤里,巴羅不僅表示要通過“對話”消除分歧,還表示法國不贊成脫鉤斷鏈。
甚至在面向北京語言大學發表演講時,也強調如今這個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的時候,中法加強合作應對挑戰更加重要。
說實在的,應對挑戰確實沒錯,但無疑法國需要應對的挑戰比中國大的多,除了干邑行業外,汽車行業同樣是一個“重災區”。
原本法國在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一事里不斷“跳腳”的原因,就是希望跟隨美國腳步,展現美歐“哥倆好”。
但是有此意向的拜登下臺了,新就任的特朗普卻舉起了“美國優先”的大旗,什么“美歐友好”?對他并不重要。
日前特朗普高調宣布要對所有進口汽車都征收25%的關稅,生效日期就是他決定的4月2日這個美國“解放日”。
至此法國無疑深受打擊,一次“政治操弄”不僅沒有保護好本土行業,還先后被世界第一、第二大的經濟體分別“拋棄”。
其時法國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夠得到美國的豁免,可惜隨后白宮方面宣布的“豁免名單”只有符合“美墨加協定”的部分加墨零部件,法國提都沒提。
那么此番法國外長巴羅來華的態度也就不難理解,如何解決時下最大的經貿問題就是重點,在被美“拋棄”后,法必須重新“擁抱”中國。
當然此番法國來訪的要點也絕非僅僅如此,事實上還與俄烏沖突有關,因為和談進程的變化已經讓法國這個“深度參與”的國家快要“出局”了。
早在去年2月俄烏沖突兩周年之際,馬克龍就首次拋出“不排除派兵”的話,當時同為歐洲“巨頭”的德國直接回懟:北約士兵絕不會出現在烏克蘭土地。
彼時不管是“激進派”的法國還是“保守派”的德國,恐怕都沒有想到未來美國會不帶歐洲“玩了”。
今年隨著美俄忽然在沙特展開“和平談判”后,歐洲國家才發現自己已經“被拋棄”的現實,這時候他們才想起來“獨立訪問”、“歐洲自主”等一系列字眼。
問題在于,當北約——尤其是法國和英國準備派30萬人的“維和部隊”前往烏克蘭時,卻遭到了俄羅斯的強烈警告。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告訴英法兩國:少裝傻,難道俄羅斯不許北約人員去烏克蘭維和你們不知道嗎?如果真的這么做了,那么不好意思俄將和北約“開戰”!
更有趣的是,美媒忽然爆料出一個所謂“信號門”的大料,內容顯示美國副總統萬斯私下直斥歐洲“占便宜的乞丐”,并且對“幫歐洲擦屁股”表達不滿。
這樣一來歐洲國家就同時遭受了美俄兩方面壓力,對于法國來說同樣如此。
那么馬克龍會如何選擇?“圓滑”的他選擇了硬著頭皮對美俄妥協,同時派人向中國“求助”。
27日,在所謂的援烏“志愿者聯盟”峰會上,馬克龍進行了講話。這場峰會已經是第三次“支援烏克蘭”的探討會了,與之前一樣沒有美國參與,僅是歐洲自說自話。
但這一次不同的在于歐洲態度的軟化,馬克龍表示由英法兩國牽頭,邀請37國組成的團隊仍然會前往烏克蘭,看起來像是烏克蘭幫手到齊了。
可這份“邀請”的特殊點在于此次派出的可能是“保障部隊”而非“維和部隊”,具體模式有待研究,因為目前各國還未達成一致。
從字眼的轉換來看就足以證明俄羅斯的“威懾”起了效果,而馬克龍還硬著頭皮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會議中,感謝特朗普“為和平作貢獻”更證明了如今歐洲也不敢得罪美國。
正是這種兩頭不討好的情形下,同一時間大洋彼岸法國外長巴羅在北京對華提出了請求,希望“中國可以推動持久和平”。
話說之前宣稱美俄歐烏四方會談的時候不見法國提及中國,如今卻想要借中國影響力平衡美國對和談的主導權,其“小心思”可以說已經根本無法遮掩了。
不過時下法國如今不管是“經濟困境”還是“俄烏和談”這兩個訴求能夠得到解決嗎?還真就不一定。
日前法國央行發布了全新經濟預測,證明在貿易戰威脅、外部需求疲軟等問題下,法國經濟復蘇將“繼續啞火”。
此時法國希望中國來“拯救”的前提是法國脫離歐盟框架,率先取消對華制裁和貿易保護,可一直想到歐盟領頭羊的馬克龍會愿意嗎?
不過對于促進俄烏和平一事,法國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畢竟在法外長落地北京不足24小時,z中國就宣布王毅外長將會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
所以此次法國訪華的結果如何,或許就潛藏在中法外長在京握手的友好畫面里。對于世界局勢中國始終持開放態度并愿意提供幫助,但前提是一些西方國家愿意先伸出那只“合作之手”。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干邑廠商:馬克龍承諾要跟中國談,快去啊》
北京日報《王毅同法國外長巴羅會談》
北晚在線《4月2日起,永久加稅!特朗普: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
觀察者網《梅德韋杰夫:北約“維和部隊”進駐烏克蘭意味著與俄開戰》
環球時報《法國外長在華表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法國經濟復蘇再次面臨“啞火”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