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三年半,美國出錢又出力,歐洲經濟被拖個半死,烏克蘭幾乎打光了資源,俄羅斯也疲憊不堪。
無論這其中的哪一個國家,其實都或多或少地改變了心思,想如何從中脫身。但局勢發展到現在,誰都不能徹底置身事外。
唯獨中國,依舊保持著中立原則。在俄烏沖突中,中國的轉圜空間非常大,中方的高明,美國還是沒學會。
美國“黔驢技窮”
特朗普想要結束俄烏沖突已經很久了,從2024年競選總統的時候,特朗普就曾表示如果是自己,俄烏沖突根本不會發生;而在上臺之后,特朗普也為俄烏停火用出了各種手段。
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溝通,試圖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再趁機拉一波關系。但這個手段失敗了,于是特朗普又轉而威脅俄羅斯。
就在7月14日,特朗普還發表了一份重大聲明,要對俄羅斯征收100%的關稅。當然,美俄之間的貿易幾乎快被斷完了,特朗普這份威脅還真對俄羅斯沒有用。
但這次特朗普確實下了狠心,他還決定對俄羅斯石油征收次級關稅,目標直指中國、印度等這些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
除了在經貿上向俄羅斯施壓之外,特朗普還準備加大援烏,北約將立即出錢向烏克蘭支援新一批的軍事裝備,而美國的防空導彈即將運抵烏克蘭。
特朗普想要強逼著俄烏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但其實從行為來看,美國已經黔驢技窮了,否則這半年多時間以來,特朗普也就不會在“溝通、施壓、軍援”中持續循環了。
為什么連美國都阻止不了這場戰爭的持續呢?因為回看俄烏沖突之后,發現美國其實也只是局勢中一顆無法后退的棋子,而操盤手另有他國。
誰在拱火
在這場俄烏沖突中,背后存在感最強的除了美國,就是北約國家了,歐洲有兩個話事主,一個法國,一個英國。
在歐盟要走“自主”路線之后,英法就開始暗中較量,從如今的狀態來看,兩國幾乎不相上下。
但這明顯有些不對,因為英國早在去年就已經宣布破產,2025年還將查戈斯群島(曾經的殖民地)徹底歸還,英國在走下坡路。
可在俄烏沖突中,英國的影響力還是不減,為什么?有一個關鍵點發生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不久,英國前首相約翰遜找了澤連斯基一次。
俄烏沖突在爆發之后,雙方就意識到了戰爭的糟糕狀態,他們都不想打,于是在爆發之初,俄羅斯和烏克蘭有意和談,2022年3月底,澤連斯基表示愿意答應相關條件,雙方差點就簽訂了和解協議。
英國首相約翰遜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
然而在2022年4月,英國首相約翰遜突然訪問烏克蘭,在這之后,俄烏和談次次作廢,在談判幾乎無效的情況下,俄烏沖突至今未能看到停火希望。
約翰遜是導致俄烏沖突和談不成功的主要因素嗎?從一些信息碎片中看來,是的。
早在2022年12月,美國退役軍官就證實了該消息,約翰遜找澤連斯基表示,這代表了華盛頓的利益,“我們”會支持烏克蘭到底,約翰遜讓烏克蘭為了每一寸土地而戰。
美陸軍退役上校麥格雷戈
因為這一句話,澤連斯基堅持了三年多的時間,幾乎打光了烏克蘭的家底,還欠了不少,現在想要和談,烏克蘭更加沒有話語權了。
那么,是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的授意嗎?從拜登的反應來看,也不是。拜登一開始就沒想讓澤連斯基把戰爭繼續下去,甚至都提出了讓澤連斯基組建流亡政府的建議。
那么可以肯定了,英國才是想讓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國家,可是英國為什么要這么做?
從過往來看,歐洲矛盾越多,英國的利益就越大。
拿破侖時期聯俄抗法、沙俄強大后聯法抗俄、德國崛起后聯法打德、德國強盛后聯美蘇共同對抗德國。
只要歐洲強國不是自己,那英國就會拼命攪弄局勢,如此一來,英國能夠在影響力收縮的情況下還能立于不敗之地,甚至與法國爭奪話語權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問題又來了,俄烏沖突三年多, 當所有局內人被戰爭拖得精疲力盡的時候,為什么俄烏沖突在特朗普的逼迫下還是停不下來呢?
亂局
兩個關鍵節點。第一,還記得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那場史無前例的罵戰吧?當時特朗普直接斷掉了對烏克蘭的援助,只要持續下去,俄烏沖突想打也打不起來。
但這個時候,英國出手了,他們隨即就邀請澤連斯基去歐洲,首相會見,國王出面,干什么?為澤連斯基撐腰來了。
美國不提供的,他們提供,歐洲永遠是烏克蘭堅實的后盾。于是特朗普的斷供手段沒起到作用。
第二,特朗普想要放棄烏克蘭,保住中東利益,威懾中國。但俄羅斯不會放棄中東,英國也不想美國放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直拖著,因為歐洲一旦穩定,英國勢必會被邊緣化。
于是各方都難受了,俄羅斯無法碾壓,只能持續被消耗;烏克蘭即使打光資源也很難停戰;歐洲陷入支援怪圈,只要俄烏一直打,他們就不能停;美國更是進退兩難。
特朗普必然生氣,但有氣也沒辦法,英國作為第一個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有大功,不能發飆。
他的軟硬兼施都沒辦法脫身了?特朗普想到了中東。普京不退讓,那就用武力手段攫取中東,逼迫俄羅斯退讓。
但中東的沖突也失敗了,伊朗仍然堅挺,美伊對峙依舊存在。特朗普是走到死胡同了?
學習中國
也不是,特朗普學了中國的做法。中國在俄烏沖突爆發后悶聲發大財,用經濟給俄羅斯兜底,自己賺利益賺口碑,俄羅斯有了蹊徑,自然能長久保持微弱優勢。
所以特朗普做了個意外的舉動,7月14日,美國承諾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援,但軍援全部費用卻是北約承擔。
也就是說,歐洲想要支持烏克蘭,就拿錢購買美國武器自己援助,美國不玩了,他們只想做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軍火商。
歐盟不是想要“自主”嗎?那他們想怎么對抗俄羅斯自己決定,英國想攪亂局勢,那就攪,總之軍火有的是,但美國不會再下場了。
然而,美國真的能夠從中脫身嗎?與歐洲的深度綁定、在中東的利益、俄羅斯的地緣發展等等,都注定了美國不可能置身之外。
中國的高明,美國還是沒學會……
澎湃新聞
觀察者網
界面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